茂南区区长吕国记:擘画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新蓝图

作者 颜志雄 2025-03-21 21:30

佛茂产业合作转移园(茂南片区)积极拓园,茂石化炼油转型升级等龙头项目建设掀起热潮,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达成“万亩千亿”目标,罗非鱼产业链上京塘农业、宝路水产等超亿元项目成功落地……2024年,茂名市茂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7.14亿元,增长1.7%。

站在新起点上,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吕国记在接受南方+专访时表示:“将以敢破敢立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锐气,凝心聚力把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奋力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要求,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构建改革攻坚突破体系

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南方+:近年来,茂南积极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破除发展障碍提升区域竞争力?

吕国记: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第一竞争力”。2024年,茂南区改革创新步伐坚实有力,13项重点改革攻坚任务、“17+9”项“小切口”改革事项取得扎实成效。“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区镇村三级“帮办代办”服务站全覆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全市首个金融产业促进会成立。区域协作不断深化,禅茂帮扶协作持续推进,创新建设“3+3+N”反向飞地,推动罗非鱼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茂南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深化财税改革,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探索“沉睡”资源有偿使用新模式,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穿透式监管。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镇街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农村土地改革等,强化财政体制激励导向,推动产业引导母基金落地见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我们要探索实施更多创新型、实用型改革,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堵点问题。具体来说,比如,加快实现鼎兴集团资产规模达150亿元,提升区属国企资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整合区域发展资源,破解羊角、新华等镇街“小马拉大车”和“大马拉小车”问题;唤醒河西片区沉睡土地,理顺红旗路等闲置资产、资源权属,解决留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实施“烟火万亩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六大项目,以“土地存量”换“发展增量”。

构建产业迭代升级体系

锻造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南方+:2025年是茂名市“项目落地年”,茂南区加快产业链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有哪些规划和布局?

吕国记:今年,茂南坚持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服务金石产业带发展,做好佛茂产业园茂南片区拓园工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建好标准厂房,让企业“拎包入驻”。

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我们将围绕茂石化炼油转型升级“链主型”项目,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精准招引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石化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推动高岭土尾矿砂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延长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把资源价值“吃干榨净”;推进罗非鱼“一条鱼”产业链式改革,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

同时,做大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进低碳产业园、光充储等项目落地建设。提质升级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食品加工取得新突破,以实现动能转换量质齐升。

面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业态,茂南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规模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文旅观光、农业生产、物流配送、无人机驾驶培训等领域开辟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

开展“项目落地年”行动,通过“领导包联、专班推进、三色预警”对项目推进形成闭环管理;对滞后项目实施“约谈—通报—问责”三级督办;深化市区招商协同机制,压实部门“管行业必须管招商”、镇街“管区域也要管招商”职责,推动招商工作专业化、社会化,深化产业链招商,与佛茂协作指挥部高效联动,力促项目招引新突破;挂图作战推进58项重点项目,服务“阳光100”、立威化工、京塘农业、宝路水产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茂南深化禅茂对口协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罗非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探索“湾区总部+茂南基地”“湾区研发+茂南转化”等产业发展模式,健全海关、科工、税务等部门协同机制,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格局。

构建城乡融合示范体系

绘就协调发展“新图景”

南方+:茂南区作为茂名市中心城区,在城市规划、片区发展、镇村联动等方面,有什么新举措促进城乡深度融合?

吕国记:茂南紧扣茂名市委赋予的城乡融合示范区定位,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切入点。2024年,我们完成茂东片区10条道路征地近2000亩,突破复兴大道延长线、东环大道等道路征拆关键节点。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红旗路片区城市更新完成一期修缮,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60个,862个无物业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典型镇村巩固提升与培育工作加快推进。

2025年,在城市建设上,我们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发展。发挥茂名大道、茂南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交通优势,完善站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土地盘活开发,引进总部企业,发展楼宇经济,统筹开发沿线土地,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综合商业廊道,打造袂花江“一江两岸三带”。

在片区规划上,西翼做活、东翼提质、北翼优产。深化书房岭森林社区规划提升,完善西翼配套设施;构建东翼高效交通路网体系,推进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修复北翼雄鹰岩场生态,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城融合。

在乡村建设方面,推动产业更强、镇村更美、城乡更融合。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多元产业,做强“一条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从规划引领、设施完善、环境整治方面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圩镇。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我们以链式思维布局区镇村产业,区级抓好“五大园区”建设,镇街抓好“小微园区”建设,乡村抓好“小微工厂”建设,上下游联动向强向大向集约高效发展。同时,明确各镇功能地位和发展方向,构建“镇—村”联动发展格局,高质量培育建设5个典型镇。

构建绿美生态建设体系

筑牢绿色发展“硬支撑”

南方+:茂南如何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体系,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吕国记:茂南始终将绿美生态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围绕“六大行动”全面发力,2024年,茂南持续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完成新造林抚育1.2万亩、退化林修复5000亩、森林抚育3万亩,不断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中,全区“绿美一张图”,植树超67万株,推进了道路、小区、镇村等区域的绿化美化,让绿色融入城乡的每一处角落。同时,开展森林湿地资源保护行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支撑体系构建行动、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绿美广东全民行动等。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绿美生态建设成果。深化“绿美一张图”,全域推进“城—镇—村”生态廊道、绿美风貌带、生态公园建设。建设“好心湖”“青年湖”、茂东片区、西城片区、油城墟片区等区域绿美廊道。打造红旗北路、油城一二三路、甲子大道、中德大道、茂化快线、环市西路等道路沿线绿美干道。提升露天矿生态公园、书房岭森林社区等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风貌,为茂南的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根基,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让茂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文字:颜志雄 通讯员 朱建光 陈璇

图片:冯洁云 黄林明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