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豆豉的重生之路:古法酿造如何闯出乡村振兴新天地

镇里来了工作队 2025-03-22 10:23

“电白农产品原材料丰富、品质优良,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电白更多传统产业潜力,用好南海区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带动电白传统产业再上新台阶,为电白区‘百千万工程’注入持久动能。”日前,电白区委副书记、南海驻电白工作队队长邝远华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这座以“四方井”泉水和古法酿造闻名的岭南小镇,凭借佛山市南海区驻电白工作队的精准助力,让百年豉油豆豉产业焕发新生机,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鲜活样本。

帮扶破局:标准化+品牌化双轮驱动

沙琅豉油豆豉以井水黑豆古法熬制,香醇甘甜,草纸包裹不渗不漏的绝技传承数百年。然而,家庭作坊式生产导致产能低、无标准化认证,产品难进商超,价格远超市场主流酱油。尽管沙琅豉油豆豉品质过硬,却困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甚至面临被大企业收购的危机。

2022年底,广东省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佛山市南海区对口帮扶协作茂名市电白区。南海驻电白工作队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深入沙琅豉油豆豉一线厂家调研,选定百年老字号“沙琅豉油食品有限公司”为突破口,指导推动家庭小作坊改造升级为标准化无尘车间,引入自动化生产线,严控质量标准,成功取得生产许可证,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时,指导企业申报非遗、设计分级产品线,推出特级豉油、姜味豆豉等新品,以精美礼盒重塑品牌形象。

“信”字号赋能,擦亮乡村振兴金招牌

产业振兴,信用先行。2025年,沙琅豉油豆豉斩获茂名“信”字号公用品牌授权,成为诚信品质的代名词。在品牌的加持下,沙琅豉油豆豉销量同比翻番,合作商纷至沓来。南海驻电白工作队乘势而上,指导沙琅镇推动黑豆种植基地建设,谋划沙琅豉油豆豉加工产业园,申请国家地理标志。通过深挖沙琅豉油豆豉价值,进一步将沙琅豉油豆豉产业培育壮大,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在两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给力支持下,南海驻电白工作队聚焦产业转移的同时,将结对帮扶向乡村振兴延伸,积极推动两地村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组织结对村申报村集体帮扶建设项目资金,推动村集体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村集体收入。例如,利用帮扶资金30万元助力沙琅镇谭儒村建成农资中心,为谭儒村及周边农民提供高质量农资采购、农技指导、农机租赁、生产托管等服务,进一步推动沙琅镇村集体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此外,南海驻电白工作队还积极搭建南海区和电白区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与南海区粮油物资公司等5家佛山农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名优农特产品进入珠三角地区的连锁配送网络和销售平台。

如今,沙琅豉油豆豉不仅稳居电白“手信”首选之一,更通过“品牌+电商”走向全国。一粒豆豉的突围之路,正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小而美”产业崛起的生动缩影。

南方+记者 欧阳胜勇

编辑 胡冰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