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汕尾两会期间,汕尾市城区政协委员、省二建公司助力汕尾“百千万”项目部执行经理冯东城就城区典型镇建设建言,提出从交通、公共服务、特色产业、社会力量凝聚等多方面发力,推动城区发展。
近年来,城区整合力量、资源投入典型镇建设,科学规划“美丽圩镇”方案,成效显著。其中,红草镇在发展中尤为亮眼,立足自身特色,在产业发展、镇村培育、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协同发力,统筹推进各项建设。2024年,红草镇典型镇规划设计获评省“优秀”,建设成果位居全市首位,成为城区的先行示范。
冯东城说,红草镇在发展进程中暴露出的部分问题,在城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交通基础设施而言,省道241线作为连接红草与马宫的重要通道,随着区域的蓬勃发展,车流量急剧攀升,拥堵现象屡见不鲜,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效率。不仅如此,镇与镇之间、镇与重要节点间的交通干道也存在类似状况,极大地阻碍了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冯东城给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区应从全局出发,对镇域道路规划进行全面升级。以省道241线埔边至马宫段这一交通瓶颈为例,相关部门务必加快改道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并实现通车,以此有效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安全隐患。同时,要对各镇交通网络展开全面梳理,加大对镇际、镇与城区,以及重要产业节点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力度,全面提升交通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冯东城认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镇齐心协力,协同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体来说,要积极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精准统计各幼儿园、中小学的入学需求,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并做好需求摸排,同时改革幸福长者食堂配送餐制度,切实增强群众的民生获得感。
此外,在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上,应积极鼓励各镇深度挖掘自身特色,大力拓展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对于条件成熟的镇村,应全力支持其申报国家级景区,如支持红草镇晨洲村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马宫街道长沙村申报国家AAA级景区,并加快数字化乡村实践项目建设,以此推动文旅消费升级。各镇(街道)可以围绕特色产业这一核心,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名片,精心运营好农文旅融合示范带,拓宽就业渠道,壮大镇村集体经济。
冯东城认为,凝聚社会力量对镇村发展至关重要,要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镇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借助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加强与贤达的沟通交流,搭建起合作共赢的平台,借助社会资源攻克发展难题。还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大学生青年突击队项目;加快推进各类帮扶项目,如中铁助力、建筑企业结对帮扶等项目,充分发挥央企国企及各方力量,助力镇村产业蓬勃发展。
南方+记者 彭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