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校社”联动:从一场朗诵大赛看场景创新“南湾尝试”

作者 陶清清 2025-04-27 22:46

身着铠甲齐抒壮志满怀的《满江红》、声情并茂精彩演绎《诗意中国》《少年中国说》……4月26日下午,龙岗区南湾街道“书香南湾”暨世界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小学生朗诵比赛举行。

活动由龙岗区委宣传部、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指导,南湾街道办事处主办。

值得一提的是,南湾街道落实区委区政府“四有一无”工作部署,通过此次朗诵比赛,首次探索采用“企业众筹+资源整合+场景创新”模式,“线上+线下”立体多元传播,流量超过10万,推动全民阅读、书香街道建设全面深化。此举不仅为青少年搭建展示才华、学习成长的舞台,更通过跨界合作激活辖区产业潜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面参与

从历史到现实、从线下到线上,文化凝聚发展新活力

当天的朗诵大赛,特别邀请到深圳演艺协会会长、深圳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吴庆捷老师带来开场朗诵表演《天下风光在读书》。随后,来自南湾街道13所中小学26组参赛选手逐一登场比赛,他们抑扬顿挫的语调、真挚饱满的情感,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诵读技巧,更传递出了对朗诵作品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将观众的情绪带入作品之中,赢得评委们一致好评和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好男儿,理应当为国为民征战疆场!”……来自康桥外国语学校30名小学生精彩演绎的《满江红》摘得比赛冠军,只见他们意气奋发、铠甲战袍、旌旗飘扬,再现中华好儿郎英勇无畏、驰骋沙场的家国情怀。

丹竹头小学《少年中国说》、沙塘布学校《木兰辞》等朗诵节目,也都给评委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活动邀请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刘莉,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王英,广东省金话筒、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小妹,阅读推广人、资深媒体人、深圳市“名著进校园”宣讲导师李绍成,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孙莉卫等5名专业人士组成评委团,从情感表达、发音技巧、台风表现、创新融合等多个维度对参赛学生进行综合评分。奖项设置既注重考量选手综合实力,又关注专项特长,充分激发中小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所有参赛选手们比赛都很投入,用心用情,精彩纷呈,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编排得非常好,能带领现场观众走入作品深处,引发共鸣。当然比赛也有一些需要改进提升之处,但比赛整体很成功,值得点赞!”评委王英总结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突破传统赛事传播模式,运用科技和数字手段,增设平台直播环节,以“线下+线上”进一步扩大活动传播力影响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激发活力。

创新赋能

从资源整合到场景搭建,文化激发产业新引擎

文化为媒,创新为径。

这场朗诵大赛不仅是阅读和声音的盛宴,更成为资源整合的枢纽、产业向新的引擎。

南湾街道依托“街道+社区+园区”三级联动机制,动员辖区重点企业、产业园区、股份公司等多元主体参与赛事筹办,探索一条“资源整合、场景搭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这是我们给企业搭场景、做流量的第一次尝试,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共赢!”南湾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活动经费由求水山儿童乐园赞助,活动场地由深圳求水山酒店、南岭铁狼青训足球俱乐部提供,街道部门和辖区相关学校共同推进,形成“文化搭台、企业参与、资源共享”的协同局面。

当前,南湾街道正处在蝶变跨越新的关口,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该街道将紧紧围绕龙岗区委、区政府“四有一无”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抢抓发展机遇,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为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推动“有意思”成为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和竞争力,深化文体旅融合,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南湾街道制定了《“有意思”三年行动方案》。

方案从趣演艺、趣文旅、趣场景、趣品牌、趣数创、趣传播发力,建成一个山水连城、文旅融合、创意无限的趣味南湾,促进文体旅游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深中陆港、智创青湾”发展目标加快落地。

南湾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重点打造“有意思”“六个一”,即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挖掘一批城市微展厅,帮扶一批“头部”IP 企业,培育一批本土网络推荐官,构建一个南湾全媒体矩阵,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体赛事。

“我们要推动‘有意思’成为产业重要驱动力,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到南湾打卡消费,把文化‘流量’转化为游客‘留量’,最终成为推动经济、促进消费的‘增量’,为南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意思’优质资源支撑。”

南方+记者 陶清清

图片 龙南轩

编辑 栾艺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