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广东交通建设又迎喜事。2月4日,备受关注的漳汕高铁正式开工建设,该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将贯通东南沿海主要经济走廊和产业功能带。
漳汕高铁开工建设。陈史 摄
漳汕高铁开工建设。陈史 摄
道路畅,百业兴。漳汕铁路的建设,为沿线各地城市布局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拓展大湾区辐射腹地、构建粤闽经济带,建设汕潮揭都市圈、厦漳泉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继汕汕高铁开通运营之后,又一条350高铁开工建设,汕头未来将迈入“双350高铁时代”。作为大湾区向东、向北开拓的枢纽门户,汕头如何借力漳汕高铁、汕汕高铁等交通项目的建设,融入沿海区域合作发展格局,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汕头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汕头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既合力“出圈”,又贯穿“黄金发展带”
漳汕铁路北起福厦漳高铁漳州站,途经漳州市、潮州市、汕头市,引入在建汕头至汕尾铁路汕头站,正线长约175公里,其中,汕头段长约27公里。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共设漳州、漳浦、东山县、诏安南、饶平南、汕头东(预留)、汕头共7座车站,投资约400亿元。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漳汕高铁与相关既有(在建)或规划沿海高(快)速铁路共同构成了贯通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东陇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的高速铁路通道,对于加快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漳汕高铁初步设计线路示意图。
漳汕高铁初步设计线路示意图。
俯瞰整条东南沿海通道,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一条区域合作的“黄金发展带”映入眼帘。其中,漳汕铁路贯穿了东南沿海主要经济走廊和产业功能带,对于深入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铁路沿线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未来规划有石油、钢铁等高端临海产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下,汕潮揭都市圈正合力“出圈”。开工建设的漳汕高铁连接起福厦漳高铁、汕汕高铁等主要铁路,将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推动汕潮揭都市圈交通路网建设再次“提速”。
未来,漳汕铁路将推动汕潮揭都市圈打造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原中央苏区与国外市场重要枢纽节点,作为汕潮揭都市圈主中心的汕头,无疑将成为广东向东、向北联通沿海主要经济区,加强区域合作、产业协作的枢纽门户,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既是沿海大动脉,更是产业大通道
翻开铁路设计线路图,漳汕铁路沿线拥有厦门、粤东两大港口群,港口资源优势突出、地位显著。然而,由于既有厦深铁路迟迟未开通货运,港口后方运输通道不畅,正严重制约东南沿海港口群和制造业的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漳汕铁路的开工建设,将释放和恢复既有厦深铁路货运功能,满足区域货运输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沿海铁路通道货运功能,利用既有铁路货运设施,有效解决沿海铁路货运和港口后方通道等问题,为东南沿海港口群、先进制造业基地及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漳汕铁路,既是沿海大通道,更是产业大通道。当下,汕头坚持“贸”字当先、“工”字为本,加快建设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日渐壮大,会议展览业方兴未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汇集达到新高度。
世界潮汕菜大会在汕头举行。
世界潮汕菜大会在汕头举行。
这条沿海大通道,将进一步缩短潮汕地区与沿海重要产业带的时空距离,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撬动汕头乃至沿海经济区发展的澎湃活力。
以汕头纺织服装产业为例。汕头纺织服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强大,与福建、浙江等地的产业互联互通十分紧密。在第二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期间,福建长乐、浙江义乌等重要纺织产业带的客商纷纷来汕对接合作需求。可以想象,未来将有更多的优秀人才、优质服装,通过漳汕铁路不断交流互通,提升汕头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全国重要产业带的虹吸效应。
交通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阶段来,汕头发力会议展览业经济,打造“服博会”“玩博会”等品牌展会,日益便捷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方式,正推动优质汕货通全国卖全球,发挥侨乡优势构建贸易新节点,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
既打造文旅圈,也构建生活圈
作为百载商埠,汕头常住人口有500多万人。汕汕高铁于去年年末开通运营,汕头市民到达广州时间缩短至1.5小时左右;漳汕高铁建成之后,市民旅客通达闽浙等地更加便捷,与大湾区、厦漳泉、赣南、闽西等地区主要城市的“2.5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
漳汕高铁的建设,既是打造交通圈,更是构建文旅圈。未来,铁路将促进汕头与国内主要城市的经贸往来和交流融合,带动一批又一批乘客乘坐高速列车呼啸而来,让汕头文旅“再火一把”。
汕头文旅持续火热。
汕头文旅持续火热。
伴随汕头消费日渐复苏,文旅持续火热,轨道交通的需求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几组铁路数据来看:2023年,全市铁路完成输送旅客约1204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完成铁路货运量约131万吨,同比增长41.8%。汕汕高铁开通“满月”,旅客到发量32.6万人次,汕头南站最高单日发送旅客超5000人次,最高单日到达旅客超5200人次。不断攀升的铁路成绩,背后的市民想要消费、渴望出行的心。
记者注意到,汕汕高铁、漳汕高铁未来将途径汕头东站。这也意味着,继汕头站、潮阳站、汕头南站、潮南站后,汕头将迎来第五座高铁站——汕头东站。至此,汕头六区一县中共有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五个区通达高铁,并高效联结高速公路、机场等主要交通方式。
汕汕高铁开通“满月”,旅客到发量达32.6万人次。
汕汕高铁开通“满月”,旅客到发量达32.6万人次。
汕头网红景点遍布全市各区县:金平区历史文化街区人潮涌动,澄海区侨乡历史底蕴深厚,濠江区黄金海岸风光旖旎,潮南区潮韵民俗热情似火……春节将至,汕头各地更准备了2000多项文旅活动,迎接纷至沓来的旅客。可以预见的是,伴随漳汕高铁项目的建设,以及一座座高铁站的落成,市民游客将实现一站直达汕头各区县,感受汕头多姿多彩的文旅魅力。
南方+见习记者 张晓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