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镇大莲塘村:村企携手壮大村集体经济,“小豆腐”进军“大市场”

作者 段灿 2024-08-15 07:00

走进位于阳城镇大莲塘村的清远市阳山县美滋佳云豆制品有限公司的标准化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干净卫生的生产环境,车间内洗手消毒区、生产区、配料区、成型区、外包材仓、成品冷库、化验室等区块分明,一股浓郁的豆香扑鼻而来,大豆经过浸泡,磨浆,煮浆,点浆,冲浆,成型……变成软糯的豆腐,热气腾腾中透露着勃勃生机。

美滋佳云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作业现场。

美滋佳云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作业现场。

这是阳城镇、大莲塘村两级干部共同努力引资于当地组建成立的豆制品生产企业。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镇村两级干部瞄准发展目标方向,引进年产总值达1000万元的豆制品作坊联合成立了美滋佳云豆制品有限公司,采取“入股经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合作形式,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运营。

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携“豆”转型

据了解,自阳山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聚焦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充分盘活闲置资源,走出集体致富新路子”一直是大莲塘村思考的问题。

比起另起炉灶发展新产业,大莲塘村选择发掘待“萌芽”产业,对其改造升级、培育成大产业的发展路径。

经过镇村两级多次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发现大莲塘村下辖莲塘村小组得益于优质的地下水源,制出的豆腐“白、嫩、香”,村里有不少人家自祖辈起便以做豆腐谋生,是个名副其实的“豆腐村”,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同时,大莲塘村地理优势明显,临近许广高速,交通便利,土地连片可发展规模种植业,产业发展潜力大。基于此,大莲塘村将目光投向了发展“豆”产业的莲塘村。

制作处理黑豆腐。

制作处理黑豆腐。

“此前,莲塘村的豆腐制作都是小作坊经营模式,产量和效益都不高,加上豆腐容易腐坏,市场只局限在本地。本地对豆腐消费需求有限,要想办法做大‘蛋糕’进军更大的市场,必须要走新的发展路径——由村集体牵头成立豆制品公司,吸引生产技术好、发展潜力大、规模化程度较高的豆腐作坊入驻建厂。”阳城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此一来,既能盘活闲置资源,又有利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目标和方向都明确了,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镇村干部同向发力,经过积极沟通联络,最终于去年12月成功引进了年产总值达1000万元的豆制品作坊联合成立美滋佳云豆制品有限公司,采取“入股经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合作形式,并先后投入250万元,利用村内闲置资源盖起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同时引入整套自动化生产线,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运营。

让豆制品“走出去”,把劳动力“留下来”

据介绍,阳山县美滋佳云豆制品有限公司投产运营后,目前每日消耗黄豆约1800斤,主要研发和生产阳山山泉水豆腐、石膏豆腐、酸水豆腐、豆腐泡、豆干、豆腐仁、黑豆豆腐、腐竹、豆芽菜等豆制品。产品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销往珠三角、肇庆怀集等地区。

准备打包输送的豆制品。

准备打包输送的豆制品。

企业成功落户,带来的不仅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更为周边村民和回乡人员带来了就业和收入。

目前,该公司已吸纳25人就业,仍在持续招收员工。“以前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外打工,顾不上家里。自从豆制品公司修建以后,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现在我一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公司还帮买社保,在本地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家门口有了食品加工制造企业,村民张姨成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天喜滋滋的。

现在,美滋佳云豆制品有限公司产、销一体化的豆制品产业链布局已基本成型。在推动产业延伸的规划发展上,公司负责人李晓云提到:“豆制品行业发展仍存在上升空间,发展不能局限于豆制品。下一步,公司将积极联合大莲塘村整合地块建设‘大豆产业园’,打造‘亲子文化体验馆’,以及物流、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深度覆盖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将大豆产业做成惠及更多群众的富民产业。”

“我们村将继续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因地制宜不断强化产业支撑,通过带动村民整合土地发展规模种植业,让更多投资者们看到大莲塘村的产业发展潜力,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谈起今后的发展,大莲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健勤满怀信心和干劲。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黄配珍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