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湾”发展,交通先行。3月5日上午,2025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东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交通运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今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将更加注重加强有效投资、精细交通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党建领航,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当好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聚焦“一点两地”,多项交通基建工程提速
今年,东莞交通运输行业将重点抓好“五个强化”:强化全局意识,加强交通项目有效投资;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交通精细管理水平;强化改革意识,激发交通转型发展活力;强化忧患意识,筑牢交通安全稳定防线;强化法治意识,坚持党建领航交通先行。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方向。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介绍,为更好发挥交通投资逆周期调节作用,将推动中洪路、县道X886清溪九乡至东风坳升级改造工程第一合同段、东莞南站周边配套道路二期工程(龙林辅道路段)等一批项目完工,推动石大路南延接深圳龙大高速段、莞太路升级改造、环城路升级改造工程(同沙立交至莞太立交段)、大湾区大学连接线等一批项目开工;抓好广深、莞深、常虎高速改扩建,加快东莞港沙田港区四期工程、广东狮子洋游艇俱乐部码头工程等水运工程建设进度。
为积极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规划建设,助力东莞与广州、深圳同城化、一体化、协同化发展,东莞将重点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配合推进莲花山通道及东延线工程、虎门大桥改扩建等跨江跨市通道研究工作;完善跨市对接干道规划建设,抓好科学城通道二期等跨市道路建设,做好新槎大桥等跨市项目前期工作;优化“一主两副六片区”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国道G107、省道S357等跨片区干线道路的升级改造前期研究工作。
作为湾区交通节点城市,在2025年,东莞将聚焦“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把交通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全局中谋划推进,纵深参与新阶段大湾区建设,全力支撑全市、融入湾区。
提升精细管理,新增路外公共停车位不少于4万个
面对停车难、道路拥堵等“城市病”,今年,交通部门提出,将创新停车综合治理,贯彻落实全市“百千万工程”推进会的部署要求,加快落实市镇两级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推动停车规划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根据工作规划,今年,东莞将制定印发公共停车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项目落地,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城市停车场建设政策,谋划一批立体停车设施项目,新增路外公共停车位不少于4万个。
同时,全市还会加大行政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错时共享力度,培育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社区)不少于100个;创新停车产业运营,研究推广“停车+N”运营模式,鼓励新建停车设施融合“光储充”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停车管理宣传矩阵,大力培育全社会“停车入场、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文明停车意识。
为提高道路出行品质,全市将推进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交通秩序微整治,2025年全市整治不少于30个片区;按照“一项目一方案”原则,指导各镇街(园区)因地制宜确定实施方案,做好交通组织设计,确保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通过加强校车服务管理、优化公交出行服务等措施,宣传引导提升校车、公交出行占比,减轻交通出行压力;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提高停车位周转使用效率,推动周边停车资源共享;打造儿童友好慢行交通系统(儿童友好街区)项目45个。
同时,东莞还将进一步开拓灵活、快速、小批量道路客运服务,加快推进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码头南岸部分)项目进度,加强东莞虎门至香港、珠海等地区水上客运航线发展。
竞逐“天空之城”,东莞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低空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会议上,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介绍,今年将谋划低空经济交通运输领域发展布局,加大低空经济交通运输行业统筹力度,开展低空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低空空域规划研究,系统研究全市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布局和低空空域分层分级划设原则,重点推动落实低空飞行服务站、低空测试场、无人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及相应空域,助力东莞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
在公交出行运营服务方面,东莞将启动公交运营机制改革方案研究,结合全市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合理调节常规公交供给规模、范围和服务标准,为新阶段东莞公交发展提供明确实施路径;引导公交企业提升公交运营组织效率,优化公交资源配置,科学管控运营成本,提升公共交通综合服务水平,实现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交通部门圆满完成26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任务,公路、水运投资任务完成率在全省排名第2,推动广深、莞深、常虎3条高速改扩建及狮子洋通道、常虎高速延长线等重要通道建设提速,东莞港沙田港区四期工程等水运工程建设提速提质。”在会上,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志军肯定了交通口各部门及各镇街(园区)在2024年的工作,交通建设投资再创佳绩,交通综合治理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服务展现新作为,交通安全发展实现新提升。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今年初,东莞市政府出台年度二号文,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市现代物流服务能级,打造大湾区供应链综合服务集聚区。面对新的要求,陈志军要求,必须通过打造畅联湾区的综合交通网络抢抓发展机遇、通过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抓好交通出行优化升级回应民生关切。
“下决心、下气力全面推动交通出行优化升级,给出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的系统方案,构建快速干线、高速公路、城市轨交等于一体的多层次立体交通网络,更好满足千万人口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陈志军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欧雅琴
摄影:南方+记者 孙俊杰
部分图片源自东莞交投集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