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值842.9亿元,同比增长13.89%;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均实现同比增加;全市973个行政村(社区)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17万元以上;完成乡村振兴“三带”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各项任务,累计投入57.33亿元……过去一年,云浮全力以赴抓好全市“三农”各项工作,并取得多项亮眼成绩。
近日,云浮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擂响“三十而励再出发”催征战鼓。会上,云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芳斌作表态发言,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将迅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本次大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精神状态,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科学有序抓好全市“三农”各项工作。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新的一年,云浮将如何答好“三农”考题?
推动“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
坚果园里,工人正对果树进行修剪,以做好管护措施;甘薯地上,一大串甘薯被陆续挖出,产量可观;肉鸭养殖场内,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鸭子们正悠闲进食……过去一年,云浮依托“2+17”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上,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值842.9亿元,同比增长13.89%;“2+17”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达521.98亿元,同比增长13.04%;14个农业农村领域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14亿元,完成率110.88%;云浮入选2024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名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广东明基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获认定为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增3家省级、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5家家庭农场和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围省标杆培育名单;新兴县兴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相关案例入围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名单。
新兴县兴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相关案例入围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名单。图为社长练培基正将“新鲜出炉”的鸡蛋收集起来。受访者供图
“土特产”品牌建设上,培育发展稻米、黄皮、番薯等“土特产”31类,年产值约42.5亿元,两年增长70.1%;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全国特质农产品7个,2项“土特产”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申报品牌,郁南无核黄皮入选2024中国果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2024广东省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十大案例,4项实践创新入选省典型案例。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做大总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云浮有想法、有做法。
云浮将坚持“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建强“2+17”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补链强链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畜禽、稻米、南药、蚕桑、黄皮等“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攻坚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守住粮食安全和防返贫致贫两条底线
霜降时节,稻谷飘香。从田间小路奔跑而过,微风肆意,稻香弥漫,入目所见,满是随风摇曳的稻穗,颗颗饱满,丰收在望。
云浮作为广东的农业大市,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努力克服春季低温寒潮、早造光温不足、西江2号洪水和台风等多重不利自然因素影响,2024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超额完成省下达云浮市粮油生产目标任务。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54.54万亩,同比增加0.29万亩,增幅0.19%;粮食产量64.50万吨,同比增加0.31万吨,增幅0.48%;粮食单产417.37公斤/亩,同比增加1.24公斤/亩,增幅0.30%。
2024年,云浮晚稻种植面积66.83万亩。 黄活汉 摄
云浮深知,抓好粮食生产工作责任重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统筹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是云浮提出的首要保障措施。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84万亩,其中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3.8万亩。同步推进复耕复种工作,2024年完成复耕复种0.38万亩。
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今年,云浮将千方百计促单产提升,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持续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毫不松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地。同时,做细做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与产业、就业等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打造“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2.0版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产业兴旺,农村集体经济不能缺席。
走进云城区腰古镇云表村委会云表村双背坑,11栋鸭舍拔地而起,这是腰古镇云表村“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养鸭项目,总投资400万元,预计年产量16万羽白羽番鸭,可为云表村集体经济带来年收入10万元。
这一栋栋鸭舍里,藏着云浮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密码”。
新兴县簕竹镇良洞村养殖小区。资料图片
2022年以来,云浮探索推广“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另辟蹊径解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难题,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并收获了全市973个行政村(社区)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17万元以上、“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经验列入《广东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条例》推广模式等成果。
新的一年,立足已有成绩与基础,云浮有了新的目标——
具体来说,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农庄、光伏、“资源+”、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多种发展模式,丰富发展途径,全面加快推进700条试点自然村项目落地建设,打造“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2.0版,全力提升试点自然村集体经济水平。
打好打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过去一年,云浮成立了市“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专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专项组,优化治理模式,圆满完成2024年80个省民生实事重点村、1395个攻坚任务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达到省目标要求。
但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需要久久为功。今年,云浮于新春开局之际,便吹响了“冲刺”号角,全力推进完成自然村新建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任务,坚决打好打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
云城区云城街道土门村委会新屋村经过百日攻坚实现蝶变。云城街道供图
走进云城区土门村委会新屋村,昔日的脏乱小村经过百日攻坚实现蝶变;在云安区高村村委会清湾村,经过村民让地,村中建起停车场,打造小公园;郁南县平台镇赐步村积极发展砂糖桔种植,远销东南亚等地区……
过去一年,云浮如火如荼开展典型镇村培育,其中省级典型镇、典型村数量分别较上年增长44.4%、47.6%。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一年。云浮提出,将推进典型村培育建设三年行动落地落实见成效,巩固提升乡村振兴“三带”建设水平,奋力推动全市城乡融合发展。
南方+记者 陈玮琪
通讯员 潘健华 陈喜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