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2024年广东省发布《关于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提出要实施教育对外开放工程,深化高水平教育对外交流,促进粤港澳教育交流融合。
在广东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深圳市南山区,早在2002年便首次明确提出“抢占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制高点”,从顶层设计着手抢占先机。二十年来,南山教育中外人文交流持续强化,在对外合作交流的进程中,始终先行示范,担当先锋。
2022年,南山区正式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联合启动“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建设。创建三年,南山教育从中外人文交流政策、资源等方面深入发力,走出以高水平开放及合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构建起教育开放新格局。
2024年3月25日,在前海双界河河口段南外高中学生黄心怡与美国中学生伯恩斯一人扶树,一人覆土,共同浇水,携手为“中美青少年友谊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伯恩斯一行的还有23名来自美国华盛顿州林肯中学和斯特拉孔中学的中学生们。2024年是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为落实“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的倡议,3月底,美国华盛顿州中学生代表团到深访问,南外高中成为接待该美国中学生代表团唯一一所深圳学校。
无独有偶,6月17日,加拿大剑桥国际学校12名学生前往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实验学校,开启了一场跨越东西半球的文化交流之旅。在育才实验学校,两校学生不仅同上一节美术课,还进行毛笔书法、非遗水拓画、语言学习等活动。
近年来,南山区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社会与情感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公民,随着“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建设持续深化,南山区中小学逐步成为海外学校来华参观交流首选地之一。
与此同时,南山区以大型活动为载体,致力于构建多元的国际教育活动交流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赋能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
11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青少年技术与工程教育教席国际交流活动于南山举行,该活动不仅由南山区教育局承办,活动中南山区面向全球提出共享科技创新优质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国际交流、推动科技企业与学校合作等推进中小学技术与工程教育“五大倡议”。11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第九届年会暨“数字时代的教育-架起研究与实践的桥梁”论坛在南山举行,来自中芬两国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一线人员,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实践人员,齐聚一堂共话数字教育未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教育声音从南山发出,南山教育国际交流“会客厅”形象愈发凸显,奏响了国际教育交流新乐章。
作为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区、深圳市首个“教育国际化试验区”,南山区始终把推进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作为构建高质量全链条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这里,不仅有来自全球的外籍教师、丰富的中外交流活动,还有极具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理解课程。
——外籍教师常态化教学
数据显示,当前,南山区已实现全区公办中小学外籍教师100%覆盖。去年12月18日,“乐享世界文化,汇聚南山风采”2024年南山区外籍教师才艺展演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南山公办中小学外籍教师通过朗诵、花式足球、乐器演奏等形式,展现了世界各地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近年来,南山区从人才资源着手,在公办中小学大胆引入优秀外籍教师、启用外籍副校长,通过外教管理与培训常态化,推动南山教师队伍多元化建设;同时,规范课堂,开展外籍教师才艺大赛和教学风采大赛,构筑出南山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核心优势。
——留学生进校园文化互鉴
日前,来自深圳大学的两位留学生张安东和米兰娜走进文理学校,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与热情为学生带来了两堂特色课程。在七年级的课堂上,张安东身着专业的橄榄球装备,帅气登场,带来的“英式橄榄球”课程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
2023年,南山教育将留学生文化使者进校园活动提质升级,以“丝路南山,文化互鉴”为主题,将其打造成中外双向文化交流互动的特色项目。截至目前,南山近400名留学生累计开展1600余场进校园活动,参与学生达11万人,真正实现让校园吹起“世界风”。
——40所特色校国际化课程各美其美
在推进国际化教育进程中,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是南山实施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建设的重要抓手。经过两年发展,南山已遴选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40所。
南山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要求在国际友好学校结对、“互联网+人文交流”建设、多语种外语学习等八大项目中,根据学校发展意愿及办学特色,申报其中的1个或多个项目,这也使得各个学校在落实中外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如西丽小学通过“双语非遗课程建设”“深港姊妹学校交流活动策划”“国际人文交流共同体构建”三方面扎实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桃源中学将社团课程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阵地,创新“解决国际问题”和“跨文化理解”课程,在交互式、项目式学习中帮助学生真切体验中西方文化差异。
正是上述这些举措丰富了南山区国际教育的内涵,绘就出多元文化交融新景致。
在持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中,南山区紧紧把握毗邻香港的优势,将深港教育融合作为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目前,南山区缔结了 163 所国(境)外姊妹学校,姊妹校间开展了包括线上云交流、线下互访交流、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为促进深港两地深度融合,南山区中小学与香港中小学交流领域从学生活动,逐步扩大到学校管理、师资培训、课程共建等方面。2023年,由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与香港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共同建立的“优才南外”教学教研联盟成为深圳市第一个将香港学校吸纳进深圳基础教育集团的教学教研联盟。此外,蛇口育才教育集团与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与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已结成深港基础教育共建联盟校。
随着深港教育交流的深入,南山将合作目光放至学术交流。自2022年以来,南山区聚焦教育理论前沿、教学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广泛、全面的对话与合作交流。目前,南山已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亚太领导与变革研究中心、香港校长专业发展促进会等多个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四位香港教育专家受邀出任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库专家”。依托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和香港教育大学资源,南山正在积极推动开展教师培训、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项目。
另一方面,南山区积极打造两地交流品牌活动,如推出“湾区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三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学校领导力学术品牌;举办“湾区杯”少儿围棋邀请赛,邀请大湾区11座城市小棋手展开对决;创新开办“南山杯”中小学生短视频创意传播大赛,鼓励全国中小学生以青少年视角记录校园故事;举行深港校长篮球友谊赛,两地校长在球场上拼搏展示风采、深化友谊等。
今年是南山区建区35周年,南山区正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新阶段,南山教育将乘势而上,在教育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先行示范,全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魄力在对外合作交流中勇担先锋。
撰文:徐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