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企业“点单”,深中两地工匠解惑

中山火炬发布  2025-07-28 06:30

近日,中山港街道总工会举行“匠心传承”深中劳模工匠技术交流活动,邀请深中两地9位顶尖劳模工匠组成专家团,带着企业前期“点单”提出的难题,深入武藏精密、达尔科光电、咀香园、美味鲜四家重点企业,开展面对面交流指导,精准赋能火炬高新区企业技术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在武藏精密车间,专家团实地考察精密零部件加工与自动化装配全流程,针对企业提出的“如何实现产品轻量化、环保化与耐用化协同提升”问题,与企业技术骨干展开深度研讨。全国劳动模范、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冰提出系统性优化思路,建议企业主动参与主机配套研发,紧跟主机技术发展思路,提出零部件、功能件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企业技术能力与主机升级需求同频共振。

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全国技术能手、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教师刘培桐分享见解:“企业应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精通设计,还需熟练掌握加工技能,更要具备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的能力,助力企业对供应链需求作出快速响应。”此外,专家们还提出“尝试光伏发电”“统一型号标准进行批量化生产,从员工激励方面入手推进创新转化”“导入AI视觉系统”等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企业打开全新思路。

在广东达尔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两地劳模工匠聚焦新材料应用、关键工艺瓶颈突破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汽车大灯用LED光学透镜材料在耐高温、高透光性等问题上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制约着行业发展。”达尔科公司负责人道出难题。劳模工匠毫无保留地分享,众多创新思路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迸发。

走进咀香园,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延杰引导专家团参观非遗技艺展示区,了解传统食品工业既要坚守“老味道”的底蕴,也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的做法,共同探讨传统特色产业探索现代化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劳模工匠一行还到访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重点听取广东省劳动模范符姜燕领衔的创新工作室成果介绍,在品尝酱油味冰淇淋的独特体验中,直观感受传统酿造工艺在应用场景上的创新拓展。

交流中,两地劳模工匠与企业技术团队围绕生产工艺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技术瓶颈突破、技能人才培育等核心议题,展开多维度经验碰撞。企业负责人纷纷点赞:“深中两地的技术方案不仅靶心准,还给出了具体落地路径。现在思路清了,总算找到降本增效的‘金钥匙’。”达尔科光电负责人也感慨:“很多卡在研发环节的难题,经专家一点拨就有了突破口。”

此次活动中,中山港街道总工会主动化身“需求收单员”,逐家走访摸准企业技术堵点、发展痛点,把准服务“脉搏”;联动深中两地工会组建劳模服务队,对照需求清单精准匹配劳模工匠专长,定向派送“技术智囊团”上门解难,推动企业“需求清单”与工匠“资源清单”精准咬合。让企业的“急难愁盼”得到靶向解决,打通深中高技能人才与辖区重点企业“面对面”交流、“手拉手”合作的通道,为深中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交织注入强劲动力。

中山港街道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劳模工匠互访交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联合培育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机制化交流平台,在劳模工匠交流、职工技能竞赛、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推动互融互通,为火炬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山火炬发布

编辑 雷海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