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怀仁心,下乡送健康。7月18日至2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明贶毓秀队”在揭阳市揭东区卫健委和龙尾镇政府的指导下,联合龙尾镇卫生院,在龙尾镇文化活动中心和龙尾镇卫生院开展“健康下乡・爱心义诊”活动以及免费三伏天灸活动。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学子化身健康使者,将中医智慧与青春热忱融入基层,让服务全民的暖流在乡野间涌动,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晨昏两日 暖意长流
在龙尾镇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的“健康下乡・爱心义诊”活动中,明贶毓秀队在为期两天的义诊活动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队伍以细致入微的专业关怀,切实惠及村民健康,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成效。本次义诊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中医特色服务与基础健康检测项目,分为中医理疗服务区和健康关怀服务区两大专区。
中医理疗服务区现场氛围热烈,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到场居民提供多样化医疗服务。开展艾灸服务时,队员们将艾条悬于距皮肤3厘米处,确保热力适度渗透肌骨;推拿按摩时,队员们精准定位肩颈穴位,每处按揉1分钟,有效缓解酸痛症状;血压和血糖测量后,队员们会向老人详细告知测量数值,针对指标偏高的老人,队员俯身耐心叮嘱其注意饮食,减少糖类、盐分摄入,增加杂粮食用量;贴耳穴时,队员们先以探棒在耳廓探查敏感点,随后取带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贴,准确对准穴位贴敷,并以指腹轻按固定。现场一位老人表示:“艾灸后感觉身体十分舒适,年轻人的手法很专业。”
健康关怀服务区内温情流淌,队员们将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囊递到每位到来的老人手中。香囊内配伍木香、白芷、小茴香等芳香药材,其性辛散透达,既可宁心安神,又能辟秽驱蚊。领过香囊的村民们摩挲着布面,纷纷称赞这份礼物实用又贴心,眉眼间盛着满满的欢喜。另一边,队员们正发放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预防手册,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知识,包括清理积水、做好防蚊措施、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等要点,同时耐心解答日常保健与常见病防治的疑问,让健康知识如细雨般浸润村民心间。
伏日里的健康约定
在7月20日的免费三伏天灸活动中,广中医三院明贶毓秀队结合中医“冬病夏治”,为龙尾镇居民带来了暖心的三伏贴服务。从前期精心筹备到现场细致施贴,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队员们对居民的关怀。
与此同时,会议室的宣传台前,图文并茂的展板正诉说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预防之道,讲师逐字讲解防蚊要点,把科学知识酿成听得懂的乡音。
出发前,队员们反复练习穴位定位,在彼此身上模拟贴敷流程,将肺俞、大椎、膻中等重点穴位的位置牢记于心,只为在现场能快速准确地为居民施贴。为了让三伏贴服务精准适配当地居民的体质特点,队员们提前查阅龙尾镇气候特征与常见病症资料,在活动当天早早来到龙尾镇卫生院,结合中医理论精选药材配方——以麻黄、细辛、白芥子等辛温药材为主,研磨成细粉后用姜汁调和,确保药泥兼具刺激性与温和性。晨曦中,队员们研磨艾草成绒,切好生姜,调成药泥,用铁片搅匀,再把药泥分到胶布上。
三伏天灸活动刚刚开始,服务专区前便早早排起了长队。队员们一边引导居民有序等候,一边轻声询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您平时会不会经常咳嗽?”“夏天怕热还是怕冷呀?”根据居民的体质差与症状表现,队员们灵活调整贴敷穴位与药泥用量。
为一位常年咳嗽的大爷贴敷时,队员们特意加重了肺俞穴的药泥量,并用指腹轻轻按压固定:“大爷,这个位置贴着可能有点热,是正常反应,要是觉得太烫可以自己撕下来或者直接告诉我们,别自己硬扛。”遇到对贴敷时间有疑问的阿姨,队员们逐字逐句解释:“贴2—3小时就好,回去的路上不用太着急,撕下来后别马上洗澡,少吃生冷的东西。”
此次三伏天灸活动共为80余名居民完成贴敷,其中多数是患有失眠、关节或腰椎疼痛的中老年人。居民们接过队员递来的手写注意事项,连连称赞:“这些孩子比自家小辈还细心,贴着这药贴,心里也暖乎乎的。”
三伏贴服务不仅是中医智慧的传承,更体现了队员们的服务初心。一张小小的药贴,贴住的是病痛隐患,传递的是青年医者对基层居民的深情关怀,也为龙尾镇的健康防线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底色。
本次活动,是“百千万工程”与基层卫生组织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更是广中医学子扎根基层的真实写照。青春力量在田间地头绽放,专业服务在百姓身边落地,这既是对基层健康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对“百千万工程”建设的有力助力。未来,广中医学子将继续以青春之名,深耕基层、服务群众,让健康之花在乡村绽放,用担当与使命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基层答卷。
南方+记者 林捷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