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蝉鸣渐歇,中考的帷幕悄然落下。那些与晨露同醒的清晨,和星月共守的夜晚,终在成绩揭晓的这一刻,凝结成青春最珍贵的注脚。记者从佛山市外国语学校获悉,今年中考该校毕业生成绩优异。让我们走进佛外的优秀学子们,聆听他们在知识的瀚海中破浪前行中,是如何突破瓶颈与困难,最终实现逆袭与成长的。
915班史浩然:有点紧张但成功逆袭
915班史浩然同学认为,心态是中考最难过的一关。临近中考,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大家相差并不大,而真正拉开分差的就是细节,往往心态好才能保证这些细节分不丢。
他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铸就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分数。不管是作业、测试、训练,他都规定自己在一个时间进行限时训练,这样的习惯可以让自己在考场上更加得心应手,减少失误和紧张感。
最后,他认为看透题目的本质是最重要的。无论物理的“记忆本”还是数学的错题本,它们本质上都是对自己错误的总结。题目千变万化,但本质都是大家翻烂了的课本知识点。只要看到重点所在,往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915班史浩然(右)。学校供图
915班史浩然(右)。学校供图
915班梁予馨:数学尖子生勇于突破语文瓶颈
“中考绝非天赋的比拼,而是一场习惯与智慧的较量。 ”梁予馨同学的数学是强项,在她的眼中。数学就是美妙的游戏,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理清思路,找到最优方案,这样做题效率会事半功倍,还有就是错题重练,要深挖“为何错”——是概念不清?审题粗心?还是思路跑偏?找到症结,定期重练,并且举一反三。 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拓展,挑战一下难度。
但语文一直是她的弱项,尤其是作文。可能受理科思维影响,作文写出来总是“干巴巴”,感情不够细腻。为了提高语文成绩,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老师求助来调整学习方法,打磨作文,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突破了瓶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她认为,在面对自己的短板时要坦诚勇敢,在维持优势科目基本训练的情况下,尽量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薄弱学科,必要时要学会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千万不要闭门造车。
915班梁予馨。学校供图
915班梁予馨。学校供图
915班田佳玄:二模曾“翻车”,中考“逆风”翻盘
“是大家的共同托举,才我走到了今天。”田佳玄同学在中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在模拟考试中曾经“翻车”,但最终凭借着快速的调整和过硬的心态,在中考中一锤定音,逆风翻盘。她非常乐意能分享这几年来的学习心得,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对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她认为中考前的一段时间,保持状态是很重要的,一次次稳定下来的成绩便能增强信心,确保稳定发挥。考得不理想时不能陷入情绪困境,迅速调整好心态,积极的暗示与鼓励,相信自己三年来每一次的奋斗,便能在考场上从容不迫。田佳玄认为,格外要注意的是,对于文科记忆类的知识点,多看多翻,早看常看,便能牢记于心。
915班田佳玄。学校供图
915班田佳玄。学校供图
915班邓传熙:时刻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在中考中邓传熙同学的历史成绩非常优异,初中三年他积累了别有心得的学习方法。
第一是勤于背诵总结。他认为,历史其实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学科,因此总结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以及关系,还有历史的基本逻辑与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若能清楚地了解以上内容,能让我们在解题时迅速找出题目的关联点与知识面,从而找到清晰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第二是整理解题方法。历史在当前的环境下,题型是十分多变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相同类型题型的解题思路是有共同点的。只要能够清楚的理解到解题方法间的共同点,那么,不论遇到什么题型都不会慌张,就都能够轻松应对。
第三点是培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其实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在学习中逐渐找到对历史的兴趣,也能够极大的帮助到对历史成绩的提升。
915班邓传熙。学校供图
915班邓传熙。学校供图
915班张嘉珣:老师的指导是最坚实的后盾
“感谢所有老师在初三这一年里给予的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张嘉珣同学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她说,语文唐小兰老师带着大家反复打磨作文,课上强调的重点内容、答题技巧,都成为考场上的制胜法宝;数学沈亚均老师带领大家针对比较薄弱的中档题进行专项突破,整理的压轴题解题思路,让同学们在面对难题时不再慌张;英语招润芳老师帮大家整理作文模板、高频词汇,以及坚持每天早晚读培养语感,让大家的英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张嘉珣说,老师的指导和鼓励,是自己冲刺中考最坚实的后盾。这段共同奋斗的岁月,将成为她青春最珍贵的记忆。在中考中,她的英语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她为大家分享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经验。首先是早晚读,早晚读多读课文,背诵作文范文,培养语感,认真练习听说。 其次是重视课堂学习,上课认真听讲,重点要记录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考前冲刺中要多复习,适当刷题,保持手感。
佛外优秀学子的分享,将一路拾得的星光与晨露,酿成芬芳的经验之茗,愿为后来者斟一盏清亮的指引。愿这些分享,能化作暗夜里的萤火,照亮每一段奔赴理想的征程。
915班张嘉珣。学校供图
915班张嘉珣。学校供图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图片由学校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