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an”是什么?
它在这个夏天
彻底“甜”翻了网络
许多外国人纷纷开始品尝
原来是
我们的岭南“小金果”
——龙眼!
短视频平台刷屏着
采摘龙眼的欢乐场景
继荔枝火遍全球后
龙眼再次席卷社交平台!
(小编已经在流口水)
而在这场全民狂欢的“龙眼盛宴”中
一群年轻人早已悄悄扎进了
龙眼树的树林间
来自多个高校的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齐聚茂名市高州
当网友“云尝鲜”时
他们正把流量热度转化为
乡村振兴的实干火花
一庭院一画笔
让龙眼文化 “长” 在乡村里
“地面画满果实图案
灯笼上写着‘福果’
连龙眼壳都做成了手作装饰!”
高州储良村的乡亲们看着
改造后的庭院
眼里满是惊喜
制作龙眼主题景观小品图 石紫涵/摄
湛江科技学院 “乡约高凉”实践团
带着颜料与创意
把旧庭院变成了 “网红打卡地”
碎石小径旁摆着龙眼主题彩绘
民宿墙面挂着手绘挂画
连灯饰都做成了龙眼造型
绘有“吉祥”“美满”字样的暖黄色灯笼 姚春慧/摄
这不是简单的装饰
他们把储良龙眼的故事
藏进每一处细节
让乡土味与艺术感撞了个满怀
他们以
“一庭院两监测三课时四产出”为核心
将储良龙眼文化深度融入乡村空间
文创设计图
不止庭院
实践团还为储良村设计了
“桂小润” IP 形象
申请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包括一系列特色文创产品
并无偿赠予村里
同时,他们结合
“杏花研学”开设
储良龙眼文创产品小商店
系列文创产品上市半月即创下万元营收
直接带动农户增收
(谁说文化不值钱?)
他们打造的《龙眼秘境奇遇记》情景剧
在省级晚会上演
线上观看量超 3.5 万人次
直播获10万+点赞
已在此后和两家企业
初步达成逾百万的投资合作意向
为储良龙眼品牌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实践团成员前往储良母树公园利用环境检测仪(左图)进行检测 周松坤/摄
他们还将创新实践
延伸到生产技术领域
自主研发的储良龙眼智能监测仪
优化种植管理
龙眼品质提升
产品附加值增加20%
就像村民说的
“院子变美了
龙眼的文化也‘活’了!”
一课堂一双手
让龙眼故事住进童心间
在高州市曹岭村
华南农业大学 “向阳筑梦队” 的队员们
带来一堂妙趣横生的手工课
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
化身“小小艺术家”
巧手捏出岭南夏日的“甜蜜代表”
——龙眼!
从专注刻画“标准款”
到创意迸发捏出“丰收果串”
甚至“奇异龙眼”
小课桌渐渐摆满形态各异的作品
互助分享的温暖氛围里
团队协作的种子悄然生根
而在在储良龙眼公园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农知行”突击队队员
化身 “故事大王”
给孩子们讲起了龙眼的历史
“这是‘龙眼之母’
一棵近百年的老龙眼树
它结的果子甜到能当‘果王’!”
茂名种植龙眼超 2000 年
储良龙眼更是其中的优质代表
而这颗果实的秘密
正通过青年们的课堂悄悄传开
……
突击队队员们
带着孩子们摘龙眼、做手工
用黏土把龙眼捏成小动物
用龙眼壳拼贴成花朵
连拼图都印着龙眼树的图案
“农知行”突击队队员与孩子们一道采摘荔枝、制作手工
“乡约高凉” 实践团则设计了 “龙眼奇妙课堂”
《认识龙眼超级英雄》
用动画讲品牌
《龙眼妙饰团扇》
让孩子们把果实画进手作里
“老一辈种龙眼,新一代画品牌” 的故事
成了最动人的传承
研学支教成员在课堂上向小朋友传递知识 周松坤/摄
一产业一创新
让龙眼经济长出 “新翅膀”
中山大学“城乡融合发展”高州实践团的队员们
深入田间地头
亲身体验龙眼嫁接技术
在专业指导下
他们学习如何将优良品种的枝条嫁接
感受这项让“储良龙眼”
走向世界的关键技艺
深刻理解科技对传统农业的
革新力量
而在鉴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和
热闹的圩镇客厅里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晶彩陶缘”实践团的青春身影
正为龙眼产业点燃线上线下双重引擎
他们深入
龙眼种植园和微波烘干车间
见证科技如何“压缩”时间、锁住鲜甜
高品质桂圆产品由此畅销全国
从“控花”破季节壁垒
到“微波”加速加工
科技正为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实践团成员正在加工车间考察调研
与此同时
圩镇客厅的长桌上
实践团的“青春直播间”火热开播
镜头聚焦下
琥珀色的龙眼肉晶莹剔透
主播们热情介绍着高州龙眼的清甜与营养
“这龙眼看着就甜!
下单链接快上!”
这颗“小金果”
通过青春搭建的直播桥梁
正从田间地头甜蜜“出圈”
飞向更广阔的市场
大学生主播正对着镜头展示龙眼、黄皮等相关农产特色
这些实践背后
是高州早已形成的完整产业链
全产业链估值近80亿元
镇江镇现有龙眼种植面积1.3万多亩
年均产量达1.9万多吨
分界镇作为 “中国桂圆加工第一镇”
有 63 条加工专业村
800 多户加工户
年交易量达10万吨
曹江镇的“双孖木龙眼”
耐贮运性极佳
成熟期晚于储良龙眼15-20天
恰好填补市场空挡
……
晶彩陶缘实践团与驻村工作队合影
青年们的加入
让这条产业链有了新可能
就像实践团成员说的
“我们要让龙眼不仅甜在嘴里
更甜进乡亲们的生活里”
一颗龙眼的青春之旅
从果实到希望
从庭院里的彩绘到课堂上的笑声
从车间里的调研到云端的认养
突击队的足迹所至
龙眼的馥郁芬芳飘得更远
传统手工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
孩子们展示手工成果 姚春慧/摄
在茂名
龙眼不再只是一颗果实
它是青年们笔下的创意
是孩子们手中的手工
是产业链上的新动能
龙眼树下,果农们正在采摘 来源:高州广视
当青春力量遇上千年农耕文明
“茂名龙眼” 这颗甜蜜的种子
正在 “百千万工程” 的滋养下
长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新枝丫
这就是
茂名龙眼与青年的故事
甜蜜,且充满希望~
来源:综合整理自高州市融媒体中心、中山大学“城乡融合发展”高州实践团、华南农业大学向阳筑梦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农知行”突击队、晶彩陶缘实践团、湛江科技学院“乡约高凉”实践团等投稿。
编辑:邱建科(宣传实习生)
初审:漫漫长路
复审:橙安
终审:冬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