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一颗黄皮果的传奇,从2棵母树到80亿元产业

南方+  2025-07-30 11:23

盛夏七月,在中国无核黄皮之乡云浮市郁南县,漫山遍野的黄皮迎来了丰收,一串串金珠般的黄皮果实压弯了枝头。

无核黄皮成熟之际,2025“土特产”推介活动·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暨“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如约而至。这场关于无核黄皮的盛会,已连续举办24年。

作为全球唯一的无核黄皮发源地与核心产区,2025年,郁南无核黄皮种植面积达19.7万亩,占全球四分之三,预计年产值80亿元左右,形成黄皮固体饮料、黄皮面等50余种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海外。

如今,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无核黄皮已成为郁南强县兴镇的“黄金果”、强村富民的“幸福果”。

无核黄皮化身“富民产业”

“各位家人们看过来!我手里这颗就是咱们郁南特产‘黄金果’——无核黄皮!”在今年的郁南无核黄皮推介会上,不少展区的摊主一边现场售卖,一边举着金灿灿的无核黄皮,对着镜头热情吆喝。

现场设置四大展区,包括云城、云安、罗定、新兴四县(市、区)展位,郁南15个乡镇特色产品展台,无核黄皮企业专区,以及网红驿站与“网络强村”直播间,邀请网络达人直播带货,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

其中,“青力青为 播助‘百千万工程’”直播间当天累计吸引约40万人次收看,带动产品总销售额突破2.1万元。

为推动无核黄皮等“土特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开幕式当天,《郁南县实施“媒体+”打造超百亿无核黄皮产业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发布。《方案》提出探索“媒体+”赋能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的郁南路径,力争在2027年底前实现郁南黄皮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郁南模式”。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多项战略合作,构建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支撑体系,打通产业全链条。电商助农方面,组织10家电商平台推动黄皮“出山进城、融湾出海”;物流体系构建上,郁南与京东物流签署协议,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气象服务领域,广东省黄皮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周期气象保障。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与郁南县合作的“黄皮产业数字化项目”同步启动,为产业注入农业新质生产力。

果树挂满了一串串圆润饱满的黄皮。王谢思齐 摄

果树挂满了一串串圆润饱满的黄皮。王谢思齐 摄

可以说,今年这场以“果为媒、网为桥”的无核黄皮盛会,通过品牌发布、产业签约、文化赋能等多元形式,全景式展现郁南无核黄皮从“地方特产”化身为“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黄皮+”内涵不断丰富

郁南这场关于无核黄皮的盛会,为何能连续举办24年?

西江水长润沃土,百年匠心育珍果。一提起郁南,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漫山遍野的金果——郁南无核黄皮。郁南,北回归线穿境而过,西江碧水滋养千年,独特的山水小气候,成就了无核黄皮难以复制的卓越品质。

无核黄皮是自然的“巧思”、是风味的“精灵”、是健康的“宝藏”、是荣誉的“骄子”,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等多项殊荣,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生津止渴、消食健胃。

郁南作为全球唯一的无核黄皮发源地与核心产区,历经数十年发展构建起全球领先产业体系。其果品以“果大肉厚、汁多味甘、天然无核”闻名,无核率达95%,富含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兼具保健与药用价值,获“中华名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25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2025年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澳门特区推介活动现场,设有多个无核黄皮制品销售摊位。受访者供图

2025年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澳门特区推介活动现场,设有多个无核黄皮制品销售摊位。受访者供图

“网络强村”“媒体+”赋能战略为郁南无核黄皮插上了发展的翅膀。电商新农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村级物流让“清晨枝头果,夕至百姓桌”成为现实,各大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让郁南无核黄皮的品牌声量在“云端”响亮。

如今,郁南无核黄皮产业已由最初的两棵母树,发展到今年种植面积达19.7万亩,预计产量1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约80亿元的产业神话,直接带动4.85万农户增收致富。从鲜果到各类精深加工产品,再到农文旅融合,“黄皮+”内涵不断丰富。

郁南无核黄皮的“出圈”,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前愁卖果,现在愁不够卖。”种植户李伯向记者介绍,通过政府搭台,客商直接上门收购,黄皮价格比往年高,目前统果平均收购价每斤已超9元。

打响黄皮农文旅品牌

夜幕降临,位于郁南县的广东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灯火璀璨,人潮如织。7月26日至29日,大王山市集嘉年华在这里举办。活动通过创新打造汽车尾箱创意市集、特色美食长廊、星空音乐舞台、草坪露天影院等五大核心板块,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文旅消费盛宴。

活动现场,80辆装饰精美的创意花车沿山道徐徐展开,车身缀满LED灯串与地方文化元素装饰,化身移动展馆,集中展销黄皮深加工产品、非遗手作、文创工艺品等30余类特色商品。

其中,郁南黄皮系列衍生品尤为吸睛,黄皮蜜饯、黄皮茶等创新产品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艺结合,展现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成果。

黄皮及深加工产品。受访者供图

黄皮及深加工产品。受访者供图

嘉年华上,“黄小希”健康饮品空间备受游客青睐。该店铺以“黄皮+”为主题,推出黄皮雪糕、无核黄皮果汁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无核黄皮果汁口感清甜,真的很不错!”专程从肇庆赶来的游客刘先生对无核黄皮赞不绝口。

除了鲜榨的无核黄皮果汁,郁南不少企业都致力于通过深加工技术,延长它的产业链,让这一优质农产品发挥更大的价值。广东亲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利用郁南无核黄皮,结合云安区镇安镇种植的1000亩咖啡豆,创新推出一款咖啡黄皮月饼,让郁南黄皮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初夏赏花、盛夏品果、全年深加工,关于无核黄皮的故事,正从郁南两株百年母树的传奇中抽枝散叶,化作岭南大地上80亿元产值的“黄金果”,携“正气”之味走向全球餐桌。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郁轩

【观点】

广东省中医院原副院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志强:

黄皮果价值飙升 秘密在于“健康” 

郁南无核黄皮十多年前就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几年价格一路走高,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接受黄皮。

首先黄皮不是简单的时令水果,也是一种药材。中药材标准里面说到,黄皮“甘、酸、温”,能够化痰止咳、生津消食、健脾、解酒、通便,每一样作用都比较突出。例如在聚餐后,肚子觉得饱胀,甚至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等问题,都可以用黄皮干煮水,来缓解胀感,所以说黄皮果是正气果。

黄皮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相得益彰,其药食同源的理念在广东的中医药和饮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黄皮焖鸡煲汤,加点黄皮进去,让汤香而不腻;黄皮炖排骨,汤色好看又香;肉饼加点黄皮碎进去,让饼变得又香又不腻又好吃,无论老小都适合,而且黄皮急冻之后还适合储存。鲜食、煲汤、皮果干煮水、制成果酱……都是黄皮的“食用秘籍”。

黄皮身价倍增,就在于它的健康价值和使用方法。就在2024年12月,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同意将黄皮果、黄皮叶正式收载为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品种,这标志着黄皮果、黄皮叶的药用价值得到了官方权威认可。

黄皮既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用果,又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食材。可以相信,黄皮产业前景光明。

南方+记者 崔洪铭

【相关】

“岭南珍果”走向全球市场

近日,“黄皮为媒 香飘濠江”2025年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澳门特区推介活动在澳门渔人码头励骏广场举办。活动现场设有南江文化歌曲表演及多个无核黄皮制品销售摊位,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品尝、购买。

云浮市副市长、郁南县委书记梁世军表示,活动旨在依托澳门国际化平台优势,推动这一“岭南珍果”走向全球市场。活动现场,梁世军介绍了郁南有“三种不一样”的体验——

“靓”在生态。西江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取水口落户于此;森林覆盖率73%,空气优良率近100%,是“天然氧吧”。

“好”在发展。郁南坐拥64公里西江“黄金水道”、2个高铁站场,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珠三角产业转移“洼地”,也是全国最大县级干电池生产基地。

“正”在风情。千年南江文化孕育磨刀山遗址、禾楼舞等文化瑰宝,更有无核黄皮、西江河虾等特色美食,其中无核黄皮以“天然无核、绿色健康、多元价值”被誉为“黄皮中的爱马仕”,果、叶已入列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与澳门合作研发的黄皮口含片实现药食同源新突破。

“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高端消费市场与无核黄皮高品质定位契合。这里年接待超3000万国际游客,为品牌提供全球展示窗口。此外,依托自由港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策,可高效对接RCEP大市场。”郁南县副县长梁严方说。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编辑 刘晓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