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风声紧,屋内饭香暖!桥头镇17处安置点守护千余名群众

作者 罗靖瑜;唐卓 2025-09-24 19:02

风声雨声中,桥头镇迳联社区安置点飘出阵阵饭香。9月24日中午十二点,两百多份热气腾腾的午餐被准时送达。打开饭盒,辣椒炒鸡、豉油鹅、牛肉榨菜等饭菜的香味,弥漫在这一1200平方米的安置点中。在这里暂避台风的群众有序排起队伍,热乎的饭盒依次传递。

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面对恶劣天气,9月24日,桥头镇17个村(社区)应急避护场所有序开展安置工作,为群众提供安全的暂住环境和基本生活保障。在迳联社区、石水口村等多处安置点,物资储备充足,现场秩序井然,这里成为转移群众临时的“避风港”。

“从昨天中午12点开始,我们就陆续接收安置人员。”迳联社区党委委员罗满深说。随着台风逼近,这个平日用于社区活动的大型空间迅速转换角色——凉席被褥铺开,热水系统启动,转眼间成为一个临时的“家”。截至发稿时,该点已容纳约150人。

“这里很好,很安全。工作人员的服务也好,又有早餐,又有午饭、晚餐。很感谢政府。”市民覃女士说。

安置人员中既有危房住户、独居老人,也有从建筑工地转移而来的工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市民。“我们几天前就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宣传动员。凡是群众有需要,我们就接他们过来。”罗满深补充道。

截至9月23日19时,桥头镇已开放避难场所17处,转移人员3887人,相关转移工作有序推进,全力做到“应转早转、不落一人”。

即便在台风天,东莞人也不放弃对美食的讲究。田头角村工作人员还为群众派发肠粉、烧鹅濑粉、包子、鸡蛋等热气腾腾的美食。除了三餐保障,安置点还提供铺位、被褥、热水淋浴、卫生间等基本生活设施。罗满深介绍,安置点最多可以容纳300人,现场常备应急物资,包括手电、衣物等。“基本上群众缺什么,我们就及时补什么。”

目前,东莞“五停”措施已解除,但应急避难场所仍继续开放。“如果群众离开后遇到困难,随时可以回来寻求帮助。”罗满深表示。

南方+见习记者 罗靖瑜

南方+记者 唐卓

编辑 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