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跳后的深深鞠躬,陈艾森:若国家需要,我随时可归来,时长共47秒)
最后一跳后的深深鞠躬,陈艾森:若国家需要,我随时可归来
11月7日晚,广东奥体中心泳馆内,十五运会跳水项目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战至21时许,广东组合陈艾森/朱子锋斩获银牌。
完成第六轮最后一跳动作后,陈艾森转向观众,深深鞠躬。这一躬,持续了三秒。
“很开心今天站在自己家的全运会场馆上面,然后也获得了银牌,非常开心。”赛后接受采访时,陈艾森语气平和,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笑容,“今天我是没有说特别大的压力,最主要还是享受整个比赛。”
对于这位30岁的老将而言,这场比赛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奖牌本身。
作为奥运冠军得主,陈艾森的职业生涯堪称圆满,而今晚,他更在意的是搭档的成长。
“我自己今天其实跳得一般般,最主要还是朱子锋顶住了压力。”陈艾森毫不吝啬对搭档的赞赏,“很开心朱子锋能有这样的一个表现,然后也希望他在之后的比赛和训练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风格。”
当记者问及未来规划,陈艾森表示,“按正常来说,也该退役了。”短暂的停顿后,他补充道:“但如果国家需要,我可以立马恢复训练参加比赛。”
从里约到东京,陈艾森身经百战。这句看似平淡的承诺,承载着一位老将的责任与担当。
谈及未来计划,陈艾森说,“接下来可能先好好休息,到处走走去旅游看一下,咱们国家这么漂亮,也没有时间去走走看看,还是先好好休息,然后去放松一下。”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陈艾森坦言几近无憾:“我把所有能比赛的金牌都拿过了,我觉得我非常开心,可能唯一遗憾的只有单人世锦赛没拿过。”
“我非常的开心,而且我在跳水队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也遇到了非常多的人,他们一路以来帮助了我很多。”陈艾森细数着成长路上的贵人,特别提到了本次夺得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的陕西队杨昊,“我跟杨昊也配过双人,我在杨昊身上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他对于动作的一种执着是我没有的,我应该说这是我要向他学习的。”
陈艾森用“非常开心,非常棒”来总结了自己的跳水生涯。那个曾经在里约奥运会上成为中国首位男子10米台单双人双料冠军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从容淡定的老将。
最后一跳后的鞠躬,或许是谢幕,但更像是新征程的起点。
对于陈艾森而言,人生的跳台从不只有一种高度,就像他说的:“如果国家需要,我随时可以回来。”
这是一位运动员对赛场最深沉的表白。
采写:南方+记者 刘珊 黄舒旻
摄影:南方+记者 吴明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