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至深圳铁路(下称“广深铁路”)I、Ⅱ线提质工程全面完成,11月5日起,动车组列车最高可按时速200公里运行。南方+从深圳铁路部门获悉,优化开行方案后,广深铁路直达列车开行最快仅需56分,每日安排开行本线和跨线动车组列车178列,较提质前增加27列。
速度与密度双提升,构建“公交化”出行网络
广深铁路此次调图后,列车运行速度与频次实现双重升级。速度方面,深圳往返广州东间开行最快需56分,较现在提升6.7%。两地中心城区,即天河CBD至福田CBD、罗湖区实现“1小时通勤圈”。密度方面,日均开行列车增至178趟,平均每13分钟一趟,最短发车间隔压缩至5分钟,广州北、广州新塘等站加密车次,形成“随到随走”的公交化运营模式。
“过去自己赶车有点匆忙,现在像坐地铁一样从容。”在广州天河区工作的深圳居民陈先生感慨道。调图后,广深铁路与广深港高铁、赣深高铁形成互补,覆盖广州北、广州白云、广州东、深圳、福田等14个站点,并通过地铁无缝衔接白云机场,实现“航空+高铁+城际”立体交通网络。
票制创新灵活,高频出行成本更低
针对通勤、商务等不同群体需求,广深铁路推出“定期票”“单次票”等多元票制产品。30日/60次定期票最高可优惠38%,适合每日往返的通勤族。
单次票延续“全天有效”的弹性票制,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与选择。原则上,旅客持单次票可在深圳站、平湖站、樟木头站、常平站、东莞站、广州新塘站、广州东站、广州站、广州白云站等9个站点,乘坐当日任意列车。在现场实际运营状况或节假日等高峰客流期间,为保障运营秩序与旅客出行安全,旅客需乘坐当日对应车次列车。
“新票制让我的通勤成本每月减少很多。”在深圳福田区上班的东莞居民李女士算了一笔账:购买定期票后,不仅通勤成本降低了,还不用每天去买票,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进站,省时又省力。
中心城区直通,商务通勤效率跃升
调图后,广深铁路新增36趟广州东至福田站动车组列车,实现广州天河CBD与深圳福田CBD“点对点”直达;同时加密高峰时段广州东至深圳站直达列车(C80开头)至38趟,最短间隔30分钟一趟,避免市区与郊区间的二次接驳。
“以前从广州天河到深圳福田,需先到深圳北站换乘高铁到福田站,或者到深圳站换乘地铁到福田站,现在直达列车节省至少30分钟。”常往返广深两地的企业高管王先生表示,直通列车的时间精准可控,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广深港高铁凭借高速、便捷的优势,主要服务于跨境出行的旅客,紧密连接起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大核心城市。同时,还与其他高铁线路相连,为旅客搭建起前往全国各地的快速通道。广深铁路则聚焦于城际间的短途出行,以高频次、公交化的运营模式,精准满足通勤族和商务人士的日常出行需求。二者形成互补,多元线路的协同发展。从交通运行层面看,大大提高了大湾区的交通运行效率,让人们的出行更加顺畅;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同时,丰富的出行选择也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让人们的旅途更加舒适、便捷。
接驳更顺畅,枢纽贯通“最后一公里”
广深铁路此次调图不仅优化了内部运行,更强化了与大湾区其他交通枢纽的衔接。通过广州站、广州白云站、东莞南站、深圳北站等节点的接驳,旅客可快速换乘广深港高铁、赣深高铁及多条地铁线路,形成“串珠成链”的交通网络。其中,广州北、广州新塘加密开行列车,让旅客能够就近乘车,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一次购票全天有效的政策,让旅客无需担心车次和时间限制,出行更加自由灵活。
“调图后,这种‘枢纽贯通’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旅客不仅能体验到城际铁路的便捷,更能感受到跨交通工具、跨线路高效衔接带来的出行红利,例如,从广州北站下车后,通过地铁即可抵达白云机场,实现‘空铁联运’无缝换乘。”深圳车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撰文:李嘉耀 郭成海 岳千琳 田恬
摄影:鲁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