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博会背后,“税”动力十足!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10-30 12:26

作为“粤贸全国2025年重点展会”之一,第24届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通过“一会四展”模式,同期举办玩具博览会、玩具产业IP展、配套配件展、玩具机械展和文具用品展,全面展现了汕头玩具产业“智造”焕新的动向。

“新”动向背后,涌动着强劲的“税”动力。记者了解到,面对玩具创意企业在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对税务合规性与政策支持的迫切需求,汕头税务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通过政策宣讲、专题调研等方式,发挥“以税资政”作用,研提对策建议,持续助推汕头玩具创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玩具+AI”推动制造迈向“智造”

“AI数字人”与海外客商亲切交流,AI毛绒宠物狗陪伴小朋友听童话故事,AI魔方实现全球智能联网同步竞技……本届玩博会,AI成为绝对亮点,一幕幕科技感十足的场景,勾勒出“玩具+AI”融合新生态。

事实上,人工智能作为当下科技前沿的热词、关键词,正迅速引领生产力的变革和进步,也为玩具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AI玩具正从简单的指令交互,向情感链接、深度陪伴演进,成为当下热门玩具品类之一。

展位上的英歌舞机器人随着节奏“起舞”,吸引诸多观众欣赏。受访者供图

展位上的英歌舞机器人随着节奏“起舞”,吸引诸多观众欣赏。受访者供图

在AI智能展示区,广东新佳奇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航天智能AI地球仪和苍穹智能AI地球仪引人注目。该公司展会负责人陈欣敏介绍,传统的积木玩具只是静态拼搭,这几款AI智能积木地球仪搭载了AI智能小程序,融合地理探索、互动游戏和双语问答等功能,真正实现了寓教于玩。

2025年9月,《广东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2027年规上玩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AI玩具产品渗透率超30%,并重点支持汕头与东莞、深圳共建高水平玩具产业集群。趁着“人工智能+”的政策东风,汕头持续推动传统玩具制造产业向AI玩具“智造”领域迭代升级,开启“智玩”新时代。越来越多玩具创意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为的是打造可持续的产品竞争力。

以广东新佳奇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2024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14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彰显了企业对研发创新领域投入的热情。

守法合规润泽“玩创”新业态

经过40多年发展,汕头玩具创意产业已形成品类齐全、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拥有玩具创意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品牌拥有量、IP授权量、专利授权量等均居全国前列,澄海玩具创意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如今,澄海玩具产业正站在AI浪潮的前沿,以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和供应链韧性,推动传统玩具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实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传统玩具产业转型的典型代表。该公司积极探索“AI+IP”多元融合的模式,自主研发多款原创IP产品,并运用AI技术、GPT技术打造益智电玩,赋予玩具更多科技含量与人文关怀。

“税务合规是国内外大客户合作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吴宏坦言。国际大公司非常重视其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ESG评价体系),在他们委托的第三方验厂审核中,税务合规是重要的一环。规范的税务管理、良好的纳税记录更是企业维护商誉、获取并维持全球订单的重要基石。

面对玩具创意企业的迫切需求,以及玩具创意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带来的新课题,汕头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施策。今年以来,澄海区税务局接连举办一系列税费政策宣讲活动,为辖区内玩具创意企业送去涵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出口退税等多方面解读指引的税费政策“干货”。组织起草《玩具制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规范》,在源头上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护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税务干部与玩博会参展企业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展品情况,开展普法宣传。受访者供图

税务干部与玩博会参展企业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展品情况,开展普法宣传。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汕头税务部门还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行业协会开展玩具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发挥“以税资政”作用,研提对策建议,全力助推玩具创意产业向“新”逐“绿”。

 样本 

IP增值让塑料玩具拥有“文化温度”

除了AI赋能,IP增值同样是本届玩博会的一大亮点。在汕头市澄海区世纪友谊玩具有限公司展位,奶龙、加菲猫等经典IP衍生拼装玩具萌趣十足,吸引大量客商驻足询价,展现了IP赋予产品的强大市场吸引力。

公开数据显示,汕头澄海玩具产品覆盖了全球约60%的儿童市场,其幼教、婴童类塑料玩具在低龄儿童市场中长期独占鳌头。近年来,从引入经典IP到培育原创IP,澄海玩具产业正探索一条提升附加值之路,让塑料玩具拥有“文化温度”。

IP的运作,不仅止于版权引进。以世纪友谊公司为例,其自主研发的中国古建筑系列积木产品,远销爱尔兰、瑞典、丹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俨然成为文化“出海”的新载体,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在拼搭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随着“国潮”风靡,蕴含文化自信的玩具产品日益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IP思维”正悄然重塑着汕头玩具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产业发展逻辑逐步从过去“价低量大抢市场”的竞争模式,向“以质以新赢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跃迁,极大提升品牌辨识度与产品溢价能力。

南方日报记者 张伟炜

通讯员 李思嘉 陈霖烁 李佳蓉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