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打开一本“声乐指南”,走进一场奇妙“唱”享会

作者 徐子茗 2025-11-03 16:55

一本教材,不只是知识;一场体验,不是感知;一次奇遇,不是聆听。10月31日,由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文化联盟主办,深圳市文化馆承办的2025“南粤木棉红”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惠民演出活动——《深圳市全民艺术普及声乐教材》交互推广音乐会在省文化馆小剧场为广大群众解锁一本会“发声”的科技乐典,带领大家潜入“真实”的音乐奇境,亲历一场“三维”艺术感官盛宴。

活动以“沉浸式音乐会+教学展示+实时互动”的创新形式,生动呈现《深圳市全民艺术普及声乐教材》在群众艺术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当晚,音乐会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串联,由来自深圳的优秀青年歌手为现场观众演唱了教材中收录的多首风格各异的范唱曲目。从寄托乡愁的《那就是我》到高亢辽阔的《回到拉萨》,从深情婉转的《沂蒙山永远的爹娘》到充满异域风情的西班牙经典《深情一吻》,再到青春激昂的《追梦赤子心》与桀骜独特的《悟空》等,每一首歌曲都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乐章。少数民族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鸟打伶》等曲目,更展现了民族音乐的多元魅力,观众意犹未尽地说道,“像在听一场音乐剧,从《我像雪花天上来》的深情,到《花开中国》的豪情,让我感到心潮澎湃,艺术激荡出了强烈的共鸣。”

音乐会通过情节设置向大家生动展示如何有效运用这本“有声”音乐学习指南,指引观众扫描书中二维码即时获取演唱技巧解析、示范音视频等可视化信息。其间,音乐会特别增加了“扫码互动环节”,现场抽取了40位幸运观众送出精美的签名版教材及纪念小礼品。演出设计将舞台演出与线下学习无缝连接,实现了“边听边学、即扫即用”,让艺术普及从单向的观赏转变为双向的、可参与的深度体验。“活动策划的形式太新颖、太实用了!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大型声乐公开课。”观众纷纷对音乐会点赞认可。为增强活动趣味性与体验感,现场同步开设“文创集市”,鼓励热爱音乐与艺术的朋友们共同参与,吸引大家驻足互动,将艺术之美延伸至生活之美。

据悉,活动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文化广东”平台、广东省文化馆微信视频号及“文化在线”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联盟平台等数字服务平台同步直播,与线上线下约19万名观众“声”临其境,“唱”享艺术未来。至此,2025“南粤木棉红”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惠民演出活动圆满收官。活动成功打造了省级群众文艺创作的集中展示平台,有效推动了基层优质文化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未来,省文化馆将持续深化“南粤木棉红”品牌建设,让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惠及南粤大地。

南方+记者 徐子茗

通讯员 朱欢欢

编辑 冯颖妍 陈梅玉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