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足球制胜之道,在于场上十一人各司其职、协同作战。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为新引擎,像足球一样排兵布阵其“五个大抓”,让发展的要素精准落在关键的位置,从而激活镇域发展的各方动能。
如“大抓产业发展”处于前锋的位置,进球多少关键要靠前锋带动;“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处于中场的位置,枢纽串联攻防,畅通城乡发展“大动脉”;“大抓社会力量参与”处于后卫的位置,企业、乡贤、群众三个后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后防线”;“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处于门将的位置,是防线、也是基础,正如人居环境建设,是百姓幸福的基础;“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处于教练的位置,如帅印运筹帷幄,统筹各项资源,引领创新变革。
金利此役,非独力可成,正像踢好足球一样,抓好“百千万工程”。正以锐不可当的产业之“锋”、灵活有力的服务之“腰”、坚实可靠的社会之“卫”、固若金汤的环境之“门”、谋定后动的改革之“帅”,构建敢闯善赢的发展强阵。
金利镇航拍图。陈彦成 摄
金利镇航拍图。陈彦成 摄
年斩150亿,“五金前锋”破门!
在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赛场上,“大抓产业发展”正如冲锋陷阵的前锋,肩负着攻城拔寨的重任。优势产业传统五金作为锋尖,正以“中国小五金之乡”为底蕴,通过智能化转型与新兴产业布局,推动金利在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中位居第339位。
聚焦优势,锻造产业“尖刀”
金利镇是“中国小五金之乡”,产业链基础深厚。近年来,在肇庆市与高要区党委政府的支持指引下,金利镇明确将五金制造作为“前锋产业”重点培育,出台转型升级指引方案,引导资源要素向五金产业链关键环节聚集。
同时,金利镇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等发展路径与“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正加速推动五金产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锻造一把能刺破发展瓶颈、引领全局的产业“尖刀”。
如今,金利镇拥有近8000家五金企业,吸引了超过15万名从业人员,其产品畅销全球,年交易额高达150亿元,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为提升产业品牌影响力,金利镇还打造了“好五金,金利造”区域公共品牌,在“家门口”连续举办三届金博会,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看厂选品。2023年、2024年金利镇的工业总产值保持500亿在规模。
第三届中国(金利)五金建博会。邹华彬 摄
第三届中国(金利)五金建博会。邹华彬 摄
项目攻坚,驱动全局跃升
项目是产业突破的落脚点,金利镇正集中火力攻坚一批标志性五金产业项目。
比如伊盾门窗项目,其生产过程全部由智能系统来管理和控制,不仅科学排产,还缩短了3/4的交货期,是金利镇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性项目。在第三届金博会上,该公司展出的太空舱产品获得了越南采购团的20套订单,该产品单套售价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
伊盾门窗的智能化产线。赖家乐 摄
伊盾门窗的智能化产线。赖家乐 摄
金利五金智造小镇建成后,吸引50家创新型、环保型及科技型的五金企业进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高要区如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驻后,切换赛道生产电子琴、手卷钢琴、电钢琴等整件乐器远销海外,实现了产值跃升,带动上下游多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
金利五金智造小镇。赖家乐 摄
金利五金智造小镇。赖家乐 摄
除了小五金企业积极发展,金属压铸业也蓬勃向上。不久前,肇庆市金属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在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将提升金利制造的创新实力与高度,为肇庆突破关键金属材料技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科技力量。
这些重点项目的突破,如同前锋精准的临门一脚,不仅直接贡献产值与税收,更显著提升了金利五金产业的科技含量、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还带动了金利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与科技服务,有效支撑高要区、肇庆市制造业的能级跃升。
撰文:王焌鑫 刘宇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