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戈隆东



以色列“全面占领加沙”可能性有多大?影响几何?
据以色列多家媒体8月5日晚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召开有限范围内安全会议后,“强烈倾向于全面占领加沙地带”。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内塔尼亚胡给出的理由是,以军必须“彻底”击败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确保人质获释。
(一)
加沙冲突延宕已近两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死亡和破坏,给巴以双方的平民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消息,截至8月5日,已有超过6万巴勒斯坦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死亡,儿童和妇女几占半数,此外还有超过15万人受伤。
伤亡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加沙不断恶化的人道灾难令人扼腕叹息。
目前,90%的人流离失所,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加沙地带三分之一的居民连续几天都吃不上饭,为领取救援物资可能要付出生命代价。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加沙地带正处于饥荒边缘,巴勒斯坦人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人道主义灾难”,“这不是警告,而是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现实”。
(二)
如今,以色列已控制加沙地带约75%的区域。
而根据内塔尼亚胡的新计划,以色列军方将推进占领剩余区域,从而将整个加沙地带置于以色列控制之下。
促使内塔尼亚胡作出如此决定,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与国内舆论压力有关,近期哈马斯公布了多段以色列人质生活的视频,引发以色列国内强烈情绪反弹,民意压力使政府必须作出强硬回应;
二是与当前停火谈判陷入僵局有关,自7月6日重启的加沙停火谈判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最终破裂、陷入停滞,在缺乏有效外交解决路径的情况下,以色列开始转向更强硬的军事手段;
三是与以色列国内政局有关,极端正统派政党“联合妥拉犹太教党”(UTJ)与沙斯党先后宣布退出内塔尼亚胡政府,同时内塔尼亚胡被指控涉嫌三起腐败案件,所以不排除“以战保权”。
(三)
以色列有能力“全面占领加沙”吗?
由于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军事实力上差距悬殊,若以色列下定决心,全面占领加沙在军事层面具备可行性。而且,以色列在1967年至2005年曾长期控制加沙,具备一定的占领经验。
不过,难就难在下定决心。
一方面,以色列内部分歧明显。
据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反对“接管整个加沙地带”,称清理所有哈马斯的基础设施可能需要数年,同时也担心如果以军靠近被扣押人员所在地区,可能危及这些人员生命。
另一方面,以色列在外交上“日渐孤立”。
随着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峻,法国、英国、加拿大接连表态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越来越处于少数”。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内塔尼亚胡的“全面占领加沙”言论是一种谈判策略,为的是逼迫哈马斯让步。
(四)
如果以色列最后“全面占领加沙”,势必对巴以局势造成重大影响。
短期来看,可能引发新一轮激烈对抗,重演以往巴以之间“占领—反占领”的冲突格局,导致巴勒斯坦问题整体出现严重倒退。
长期来看,也会阻碍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刺激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进一步滋生,甚至可能成为引发更大规模地区冲突的导火索。
全面落实“两国方案”、实现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实现停火止战,以色列应放下“彻底消灭对手”的执念,打消“全面占领加沙”的想法,真正接受“两国方案”。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反对侵蚀“两国方案”基础的单边行动,加大力度推进“两国方案”政治进程。特别是对当事方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应秉持公正负责任态度,采取切实行动推动停火止战。
残酷现实已经表明,军事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立即停火才是拯救生命、让被扣押人员回家的正确方式。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释放了危险信号,希望以方悬崖勒马,也希望各方尽快达成有约束力、可持续的停火协议,最终实现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