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江门医师点赞!以德技双馨,铸生命守护之光

作者 张泳渝;吴惠芳;郑琦 2025-08-19 06:30

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从“生死时速”的急诊抢救,到“毫厘之间”的精准手术,江门重点医院的优秀医师们正在用实力重新定义“好医生”的标准。让我们走近这些健康守护者,聆听他们“医”心为民的动人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为这群用专业守护生命的“超能医者”点赞(可多选) 1.朱英 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副院长 2.石青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主任 3.陈军权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手足及创面修复科副主任 4.冼伟进 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5.容永璋 江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 6.叶鑫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兼PICU)主任 7.刘鼎麟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副主任 8.张薇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八科主任 9.任敏清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 提交

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副院长 朱英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副院长、骨科专家朱英,自2002年踏上骨科临床岗位,始终秉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无影灯下演绎着生命的奇迹。年均逾千台手术量的背后,是他常年坚持每天提前到岗查房、深夜研究病例的执着。

作为拥有25年党龄的老党员,朱英将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从医之路上。2014年,他主动请缨参加“广东省海上民兵南海维权活动”,荣立个人三等功;2015年、2022年两次受江门军分区委派,赴南沙、东沙群岛执行海上医疗支援,在潮湿闷热的舱室内创造“零感染、零事故”的护航纪录。

在江海分院任职期间,朱英主导开展3D打印辅助骨科手术等6项创新技术,使基层医院跃升为区域重点专科。他创新“党建+医疗”模式,带领团队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健康扶贫,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主任 石青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作为广东省名中医,石青曾获“本草仁心奖”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首批专科专病建设临床先进个人、广东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从医三十载,石青获得数十个荣誉,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学医时背《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这不是口号,是一辈子的修行。”在他的带领下,脑病科从最初的两个病区扩展到六个,编制床位193张,形成七大专业领域,成为五邑地区首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手足及创面修复科副主任 陈军权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从医21年来,陈军权获“金刀妙手奖”手足外科的核心,在于对“精细”的极致追求。对腕关节及踝关节以下的手足创伤修复,涉及骨头、肌腱、神经、血管等多重组织,尤其是手指离断伤,需在显微镜下完成直径0.2~0.5毫米的血管缝合,每一针都考验医生的手稳、眼准与心细。

“手足虽小,却是人体的‘精密仪器’,一根神经损伤就可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陈军权说。从医路上,前辈的教导、患者的笑容,始终是他握稳手术刀的力量。在手足与创面修复的方寸之间,这位“金刀妙手”正以21年的坚守,续写着“修复肢体,更修复希望”的医者答卷。长年手术显微镜头下与毫米级的神经、血管“博弈”,恰是他21年骨科临床生涯的生动注脚。

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冼伟进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32年,冼伟进擅长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复杂高危冠脉介入、腔内影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房室折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冷冻消融、脉冲电场消融等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双腔、ICD/CRT-D起搏器植入、胸腹主动脉夹层瘤覆膜支架等外周血管病介入等诊疗技术,主编《心血管内科综合治疗学》,参编《女性心脏病学》,曾获江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目前,他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血管疾病诊疗管理专业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分会常务委员等。

江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 容永璋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自1992年大学毕业以来,容永璋一直在江门市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现如今已有30多年。他专注重症医学20多年,擅长气道管理及机械通气、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等。对各种危重症的救治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在危重孕产妇救治、严重多发伤复合伤、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术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及感染控制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市科技进步奖数项。

目前,他任江门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临床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江门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兼PICU)主任 叶鑫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叶鑫,从医以来一直秉承“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的理念,以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心和仁爱之心,为危重症患儿筑起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致力于提高危重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他曾获得美国心脏协会BLS/ PALS认证、美国危重症协会PFCCS认证、国家灾难医学NDSL、ADSL认证等国际认证。

他擅长儿童危急重症的救治管理。在急诊方面,成功处理各类儿科急诊病例,包括严重脓毒症、各类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患儿治愈率达到81%。本人建立了多学科协作的急诊救治模式。积极推进 PICU 亚专科建设,成立院内床旁血液净化小组。2024年使用CRRT救治了一名1.8kg的患有脓毒症的早产新生儿,填补了江门市新生儿血液净化的技术空白。2025年成功救治了超早产双胞胎(23+6孕周),创造了全市双胎超早产儿救治最低体重纪录,也是全省公开报道中成功救治的第二小体重双胎超早产儿。共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副主任 刘鼎麟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刘鼎麟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18年,掌握全面的外科诊疗技术,擅长于普外科常见疾病诊治,尤其是肝胆、胃肠、腹壁疝、甲状腺及外周血管等专科领域的微创治疗。在甲状腺、胃肠道肿瘤、肝胆疾病、腹壁疝等腹腔镜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主持江门市科技局科研项目两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科普文章一篇。

目前,他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肝胆外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会胃肠肿瘤专委会委员、江门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委员、江门市医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江门市医学会疝与腹壁分会委员。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八科主任 张薇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八科主任张薇深耕老年精神病学领域多年。她的专业之路始于精神医学的启蒙,历经神经内科的系统钻研与病房实践,再到老年科直面衰老与共病的挑战,最终回归精神科临床一线。这条看似迂回的路径,恰恰塑造了她诊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独特视角。

她深刻理解,老年患者的精神症状常是脑器质病变、躯体疾病与心理创伤交织的复杂呈现。得益于神经内科的扎实功底,她能敏锐识别精神症状背后的隐匿病因;老年科的丰富经验让她熟谙多病共存下的用药策略,避免“只见情绪、忽视心肺”的诊疗误区。这种复合背景使她面对激越、幻觉、认知衰退等复杂表现时,能更精准地抽丝剥茧,为老人找到治疗的关键支点。

她深知,老年精神疾病的核心痛点常在于“未被听见的痛苦”——痴呆老人的躁动可能源于无法表达,抑郁老人的拒食或许来自绝望的孤独。她始终坚持:用耐心沟通与细致关爱,从老人的混沌言语与细微表情中拼凑真相;通过家庭会议化解照料者焦虑,运用非药物疗法唤醒残存认知能力。

她秉持信念:“衰老是生命的必然,但精神的困顿并非归宿。我愿以神经的严谨剖析疾病,以精神的温度抚慰心灵——让每一位老人在暮年时光里,保有清醒的感知与从容的微笑。”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 任敏清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从医十二载,任敏清始终以“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为准则,深耕精神卫生领域。她擅长各类人群心理问题诊治,尤其专注于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障碍及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等疾病的评估与综合治疗。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她已累计接诊患者超5000人次,成功引导众多儿童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

曾有一名15岁的初三学生因严重焦虑抑郁无法上学,甚至出现自伤倾向。任敏清通过系统评估,发现其家庭存在长期固化的沟通问题。她制定了药物与心理并重的综合方案:积极调整患者的负面认知,同时联合结构式家庭治疗改善亲子互动模式。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患者情绪显著改善,顺利重返校园。

任敏清系统掌握儿童青少年CBT和结构式家庭治疗技术,拥有专业认证,并曾赴北京、广州等地知名精神卫生机构进修深造。

在工作中,她以极大的耐心和同理心著称,坚守“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与价值,擅长倾听、支持与沟通,深受患者及家属信赖。她常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看到他们的潜力与优点,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式。能守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我作为精神科医生最大的幸福。”

撰文:张泳渝 吴惠芳 郑琦

编辑 梁洁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