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诊室”搬到居民楼下,生殖健康科普走进东莞社区

健康东莞 2025-07-02 11:35

“医生,我们备孕一年多了还没消息......”在东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义诊区里,李女士攥着病历本的手微微出汗。桌对面,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生殖医学博士宋亚丽放下B超单,用女性生殖系统模型向患者讲解生育的四大基本要求,同时安慰患者:“别紧张,我们先做几个基础检查,很多情况都是可以调理的。”

这是东莞“生殖健康进社区”行动的日常一幕。一年来,由东莞市医学会主办、东莞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与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承办的2024年东莞市重大科普项目——“助力国家‘三胎’政策,生殖健康进社区”系列科普活动走进社区,优质医疗资源愈加下沉。宋亚丽等一批生殖医疗专家的诊室从医院大楼“搬”到社区公园、社区活动中心,让生殖健康知识突破诊室,惠及更多市民。

“生殖健康驿站”走进基层

女性备孕要准备什么?男人如何打好精子“保卫战”?这一天,在石碣镇石碣上一村,名为“关爱生殖健康,共筑幸福社区”的科普活动正在举行,罗笑卿、杨晓健等医生走上乡村舞台,社区义诊、生殖健康知识问答、生殖健康小课堂等多个环节吸引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

在义诊中,医疗专家们针对不孕症、宫腔粘连、试管多次移植失败、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少精弱精等严重影响男女性生殖健康的疑难杂症,进行一对一现场看诊,精准施策解决育龄夫妻生育难题。

年近四十的张女士备孕三胎五年未果,经检查发现卵巢功能减退,一度心灰意冷。直到在社区义诊中,她了解到高龄生育的科学知识和辅助生殖技术。在专业医生的鼓励和指导下,她鼓起勇气尝试通过试管助孕抓住生育的最后机会,最终成功迎来期盼已久的三胎宝宝,圆了多年的心愿。

“社区是居民获取健康服务的重要起点,在社区层面开展科普教育工作,能最大程度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服务。” 宋亚丽介绍,因此,科普项目与全市多个社区达成深入合作,组织生殖医学专家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宣教活动,并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和咨询服务,把健康知识和专业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在这一年里, 生殖医学分会通过制作生殖知识小册子和生殖科普短视频、科普线上直播、举办科普评选比赛等形式,在社区营造了良好的生殖健康科普氛围,促使市民更重视生殖健康。同时,生殖医学技术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课堂,面向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基层医生开展免费公益培训,让更多社区基层医师全面学习生殖医学知识。

提升公众生殖健康认知

近年来,从国家到省、市,均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生育、养育的措施。东莞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将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工作向基层推进,为社区(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支持。一系列的举措,提高了公众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七夕情人节”“世界男性健康日”……这一年来,一些与男女性生殖健康相关节日,东莞市中心公园等地都可以见到省内外知名生殖医学专家义诊、科普的身影。他们通过多场大型群众义诊及科普教育讲座,为大家普及生殖健康知识。

据统计,“助力国家‘三胎’政策,生殖健康进社区”系列科普活动开展了5场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每场受众人群在200人以上;举办两期生殖医学技术应用培训班,每期惠及社区卫生医务人员100多人;生殖健康科普直播、生殖医学线上大讲堂,每次线上受众1000人以上;科普作品在互联网上传播惠及近10000人次。

“系列活动让生殖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生殖健康问题,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生殖健康科学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不孕不育发病风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方+记者 欧雅琴 通讯员  杨晓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