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值得期待

南方评论 2025-07-08 09:22

文 | 静子

跨境电诈犯罪,如何跨境打击?

日前,中国、缅甸、泰国召开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二次部级会议。会上,三国有关部门就深化警务执法合作达成系列共识,将继续联手严厉打击妙瓦底等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全量抓捕涉诈人员,坚决铲除涉诈犯罪土壤。

前段时间,跨境电诈犯罪案件多发高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自2023年7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以来,依托中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截至2024年年底,已累计抓获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5.3万余名,临近我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全部铲除,带动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和损失大幅下降。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比如,诈骗集团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犯罪工具,与执法部门技术攻防对抗不断加剧。再比如,诈骗集团呈现出多行业支撑、产业化分布、集团化运作、精细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并勾结当地势力逃避打击。为此,要持续保持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出重拳、下重手,坚决铲除这一危害社会安全的毒瘤。

打击治理电诈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全链条同向发力是关键。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涉诈资金链治理,持续提升资金风险监测水平,坚决阻断涉诈资金转移通道,切实织密金融行业风险防控网。另一方面,要加大通信行业监管力度,着力提升技防能力,清理电话卡涉诈隐患,最大限度消除行业涉诈风险。与此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刻不容缓,要强力推进网络乱象整治,加强网络信息巡查,严格网络软件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涉诈网络黑灰产业专项整治。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境外诈骗集团常以“高薪工作、包吃包住、报销机票、专人接送”为诱饵,或以商务考察、免费旅游等名义将境内人员诱骗至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也提醒我们,没有天上掉馅饼,只有飞来横祸。于个人而言,要提高警惕意识、加强自身安全防范;于社会而言,要扎实开展反诈预警防范,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切实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体系。

反电诈,事关民生,牵动民心。期待各方进一步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力度,全力捣毁境外电诈窝点,全力协调解救被困人员,打好打赢反电诈持久战!

编辑 朱丹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