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启动全民营养周系列活动,倡导科学“吃动平衡”理念

作者 彭深 2025-05-17 09:36

5月15日是全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17—23日是第11届全民营养周。5月15日晚,汕头市疾控中心在潮南两英启动全民营养周系列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科学补碘及科学营养知识。南方+汕头医疗频道从汕头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了解到,汕头全市均属于碘缺乏地区,建议市民通过加碘盐科学补碘;专家提醒,大众日常可以通过平衡膳食、科学饮食与运动等保持“吃动平衡”,实现健康体重。

“阿姨,您日常还是要加强营养,注意营养均衡……”活动当晚,汕头疾控中心在潮南区滨河公园举办“全民营养周暨5·15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发放宣传折页、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等健康知识。专家们还现场指导市民鉴别真假碘盐,增加市民对碘缺乏病危害及防治相关知识。

向群众宣讲科学膳食知识。

向群众宣讲科学膳食知识。

据介绍,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最简便的措施。汕头生活饮用水水碘调查结果显示,汕头全市均属于碘缺乏地区。汕头疾控中心公共营养科林丹苗主管医师指出,虽然汕头是沿海地区,市民多食海鱼、海蟹等海产品,但是这些海产品提供的可供人体吸收利用的碘很少,不足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

她建议,市民可以坚持食用加碘盐,每周食用1—2次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尤其应关注碘营养状况,坚持科学补碘,保护胎儿或儿童智力正常发育。他提醒,大众在日常应注意不囤积碘盐,购买碘盐可选择小包装或者印有指定标识的碘盐;碘盐可用带盖玻璃罐储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防止碘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挥发;做饭时临出锅再放碘盐效果最好,可以减少碘的损失。

今年是“体重管理年”,汕头疾控中心营养专家指出,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动态平衡”。专家建议,大众应坚持食物多样原则,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25种以上,注意食物颜色和品种的合理搭配。每日可摄入包含谷薯类、蔬果、优质蛋白等3类以上高营养密度食物,同时应控制油炸食品、蛋糕等高糖高脂食品摄入。建议大众每周至少5天、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适当加入高强度有氧运动;减少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成年人每日主动步行6000步以上。

南方+记者 彭深

通讯员 李盛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