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模范”隋旭东:创新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长跑

作者 龙西男 2025-05-12 17:35

“如果你对你的职业保持热爱,那么你一定能干成想干的事。”这是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达制造”)副总经理隋旭东对自己工作生涯的总结,也是给劳动者们的一句寄语。

隋旭东进入科达20多年,历任技术员、设计师等9个岗位,却始终没有离开技术领域。20多年来,他以不变的匠心追求技术极致,推动中国制造突破外国技术限制与垄断,建立“节能、低耗、高效、环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建筑陶瓷深加工设备体系,并于2020年获得了“佛山·大城工匠”荣誉称号。

“广东省劳动模范”隋旭东。龙西男 摄

“广东省劳动模范”隋旭东。龙西男 摄

扎根技术

让陶机行业从“追逐”变为“领跑”

谁曾想到,获得如此多殊荣和成就的隋旭东曾经也彷徨过。

1999年,隋旭东从北京来到佛山,在一家陶瓷设备企业担任技术员。他曾不止一次地坐在铁军公园的草坪上思考,自己是否要回到北方。“从首都来到这里,感觉落差太大了,”隋旭东坦言,“但是年轻人出来闯荡,如果无所作为,那么不仅愧对自己,也无颜面对昔日同学。”最终,隋旭东还是凭着好胜的“狠劲儿”,选择继续扎根佛山。

2002年,隋旭东加入了科达制造,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是一位低调却实力强劲的劳动者,他未来的钻研和付出将深深影响佛山这座陶瓷大城。

尽管在专用设备制造业,科达制造是一家有着显著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在国内拥有不错的市场占有率。但在国内抛光线技术异军突起之时,陶瓷装备行业却面临着来自海外的“特别关照”。“引进成本居高不下,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回忆起那段处处是限制的岁月,隋旭东的神情依然凝重。

路是自己闯出来的。当时科达提出产品需要把抛光效率提高30%、单位面积能耗降低30%、单位面积磨具消耗降低30%的新指标,“这些指标似乎一句话就能说出来,但其中蕴含的是技术的变革,而当时我们并无更多可参考的内容。”隋旭东说道。

技术需要不断验证,验证需要在各种场合进行,除了公司内部,还需要深入客户车间。磨头直径的对接、机器适配的问题,都需要一一跟踪,拿出现场的数据,不断观察。有时设备造成了损坏,也要对客户进行必要的赔偿。

当时的隋旭东戴着300多块的钢制眼镜,在高温车间里调试设备。铁质镜架被汗水浸透,硬生生将耳朵后的皮肤磨出血痕。“铁锈混着汗水和血,疼得钻心,但手里全是油污,连擦一把都顾不上。”他笑着回忆,仿佛那段疼痛早已被时间酿成了勋章。如今,当年的铁锈与泥泞早已消失,但那些与机器“肉搏”的岁月,却成了他技术信仰的起点。

面对抛光砖生产的效率、能耗、速度三大技术壁垒,隋旭东带领团队迎难而上。经过数百个日夜的攻坚,世界首创的KD333抛光线横空出世,以三个“30%”的突破性指标,实现抛光线与窑炉“单窑单线”的理想匹配,确保我国在瓷质砖抛光等深加工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

多年来,隋旭东保持着高度续航的创新能力。除了抛光线上的突破,隋旭东的“丰功伟绩”还包括主持开发了陶瓷超大超薄板材冷加工装备、高效大余量板材切磨边生产线、具有自适应功能的釉面砖抛光线、建筑陶瓷集中管控智能抛光线,首创抛光线SCADA智能管控系统、以及世界首创的干法磨边线、超洁亮生产线。“研发超洁亮的时候,去高明区客户厂里实验测试,两三个月都回不了家,哪怕我的家就在禅城。”隋旭东说道。有一次凌晨三点刚做完实验,几人拖着疲惫身躯寻找住宿,最后只能四人挤住一个标间。艰苦的研发经历,成为他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隋旭东骨子里对技术的热爱得到了加倍的回报。他主持开发的技术,大幅度降低陶瓷资源消耗,为釉面砖抛光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装备,完善了陶瓷企业后工序中抛光生产线段完整的生产装备链,推动国内陶机行业技术进步,巩固我国在陶瓷深加工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尽管隋旭东目前已经成为了副总经理,但他坚持“车间出真知”,相比办公室更爱生产一线,每当遇到新技术,他总是忍不住钻到车间去,“办公室里面对的都是问题,而现场才能给予我解决的方案。”隋旭东表示。

隋旭东在和同事检查陶机设备。龙西男 摄

隋旭东在和同事检查陶机设备。龙西男 摄

从机器到体系

为行业自主产权“添砖加瓦”

技术水平上来了就行了吗?隋旭东的答案是,体系的健全才是关键。

截至目前,隋旭东累计申请专利90余项,授权有效专利34项,专利申请有效保护了公司无形资产,同时通过专利公开的方式,激发行业创新活力,促进行业持续的技术革新。

他先后参与制定《GB/T 40713-2021建筑陶瓷生产成套装备通用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和《JC/T 2228-2014建材机械涂覆制膜机》等10余项建材行业标准,撰写了《单磨头瓷砖抛光工艺参数对磨削均匀性的影响》《瓷砖整体梁抛光机运动模式仿真分析》等5篇论文以及10余项软件著作。

与此同时,隋旭东积极践行科达“服务化”战略的落地,完善全球配件服务技术支持体系,倡导并践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带领配件服务事业部由单一的配件销售与服务经营模式向配件销售与服务、项目承包、小产品生产和陶机再制造四业并举转变,事业部销售收入五年翻一番。为海外客户量身定做服务承包模式,开启设备服务承包新阶段,承包收入每年以30%的幅度增长。积极优化陶瓷产区配件仓库布局,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全方位的配件供应与服务,国内外共设立超过50个配件仓库,基本涵盖全球各主要陶瓷产区。

“我们还能为这个行业带来什么改变?”面对制造业智能化浪潮的到来,隋旭东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思考。他带领团队率先提出“智能管控+AI检测”的产线升级方案,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条AI视觉瓷砖智能检测线。这套系统通过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了对瓷砖颜色、纹理的精准识别,让建筑陶瓷生产迈入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智能化的本质是让技术为人服务。”隋旭东说。在他的带领下,科达陶机窑后生产线不仅完成了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升级,更构建了以人为本的智能制造新生态。

对于“广东省劳动模范”这份荣誉,隋旭东坦言,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整个研发团队。他表示,将继续扎根科研一线,发扬劳模精神,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技术创新、科研一线,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撰文:龙西男


编辑 熊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