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乃至佛山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短板有望被快速补上。5月7日,在顺德南方智谷顺科置业大厦,佛山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进行合作签约,紫东太初(佛山)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正式落户顺德,将大力推动佛山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集聚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机器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顺德汇聚了美的库卡、大族等机器人领军企业,去年机器人规上产值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33%,工业机器人产业占全国6%。此外,顺德装备制造以及家电两个超千亿元的产业,为机器人技术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工业制造应用场景。但传统工业机器人是“固定程序+机械臂”的组合,加入“具身智能”,机器人才能更快走向人形化,实现“多模态感知+大脑决策”的迭代。
佛山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进行合作签约。蓝志凌 摄
佛山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进行合作签约。蓝志凌 摄
为了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佛山近期已出台《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 - 2030年)》,此次更携手“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相关机构,加快布局佛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当天活动上,作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落户佛山的公司中科紫东太初,与佛山市工信局、顺德区人民政府进行签约,正式成立佛山市具身智能创新中心。
未来,三方将围绕核心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人才培养引进等关键环节,全方位、深层次地深度协作,共同推动佛山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打破发展瓶颈,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中科紫东太初和广东联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深度共享,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
此外,紫东太初(佛山)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落户顺德。按照规划,中科紫东太初计划投资2亿元购置设备,在顺德组建华南首个多模态大模型的全品类机器人训练场,为技术研发和应用测试提供有力支持。后续,还将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技术力量为主,组建一支50人的专业团队,深入服务佛山乃至大湾区的机器人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高端人才动力。
紫东太初(佛山)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落户顺德。蓝志凌 摄
紫东太初(佛山)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落户顺德。蓝志凌 摄
“此次携手中国科学院启动创新平台,将加速具身智能与本地产业优势深度融合。推动机器人从工业自动化向城市服务、智能家居等多元场景延伸,推动顺德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向新高度,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顺德区委常委李健荣表示。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佛山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佛山市工信局局长宋树龙在致辞中表示,创新中心的成立将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政府也将持续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助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佛山在该领域的竞争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图为美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供图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图为美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供图
同时,佛山通过集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加速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从分散发展迈向生态协同。当天活动发起“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倡议,并启用“顺德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协同平台”,都旨在构建“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生态协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应用示范与场景落地。
“我们很荣幸能在创新平台上找到大模型技术的切入点,并探索合作机会。”银星机器人代表詹松龄说,希望相关具身智能项目能尽快落地到具体场景中,尤其在家用服务领域。
据悉,随着创新中心的高效运营与产业生态的日益完善,将为顺德乃至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大脑”和算力支撑,解决技术和人才瓶颈,提供本地机器人企业急需的场景训练、数据共享等平台服务能力,使佛山有望成为全国具身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示范地和产业集群高地。
采写:南方+记者 蓝志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