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注意!这3种汤千万要少喝,伤肝毁肾还致癌!

广东最生活 2025-05-02 16:57

“每天一碗汤,胜过良药方”,广东人对每日一碗靓汤有绝对的发言权,尤其是老火靓汤,精心熬制3-4个小时,所有精华都在汤里了!

不过,喝汤也存在误区!如果喝不对,其实很容易伤害身体。

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曾有过这样一个病例:

周日凌晨2点,47岁女子被紧急送医,该女子两小时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突发性头痛症状,顶枕部明显,疼痛向颈部放射,同时伴头晕与恶心呕吐症状,站立不稳,休息也无法缓解。

家属将其送医时,检查出该女子血压为260/140mmHg,头颅CT显示小脑出血,出血量约15ml。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但该女子仍不幸离世。

医生和家属沟通后了解到,该女子有高血压史,平时并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这是该意外事件的一个导火索。同时,该女子还有个极不利于健康的习惯,就是喜欢喝老火汤。

家属难过之余也十分不理解,爱喝老火汤和脑出血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3种汤千万要少喝

滋补不成反伤身

、老火汤

很多人认为老火靓汤经过长时间熬煮,营养一定很丰富,但实际上老火汤的营养“虚有其表”,除了水分,不过是一些B族维生素、氨基酸和小肽而已。老火汤无论熬煮多久,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的5%而已,大部分营养仍在汤渣里。

早前就有人做过实验,用牛鸡鱼等高蛋白食物煲汤数小时后汤色变得奶白,但蛋白质的溶出率也只有6%-15%。这意味着约85%以上的蛋白质仍在煲汤的材料里,而汤中的营养更不会随着煲煮的时间延长而增加。

而且,煲汤时间越久,汤中亚硝酸盐(致癌物)的含量就越高。

超过4小时,随着煲制时间的延长,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增加,煲制超过6小时的汤就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煲汤时间越长,嘌呤含量越高,易引起痛风、结石,伤肾脏!

我国尿石症的发病率较高,约为5.8%,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北方,尤其是广东省。

其中原因,除了跟广东气候和水质有关外,广东饮食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广东人常煲的老火汤,要想老火汤鲜甜好喝,两样不能少:一是有肉,如鸡架、猪骨、瘦肉;二是时间长,半小时起步。

这都会使汤里的嘌呤飙升,尤其是,有些老火汤里还有动物内脏,如猪肚汤、猪肺汤、猪什汤等,嘌呤含量更高。人体摄入过多嘌呤,会生成尿酸。

尿酸一般通过肾脏代谢,如果肾脏代谢不了,就会导致血液里的尿酸增高。

尿酸过高,不仅容易导致痛风,也会造成尿酸盐沉积,引起尿酸结石,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肾衰竭。

所以,各位广东街坊,不要过分迷恋老火靓汤,喝多了不养生反伤肾。

为了健康,煲汤时最好注意2点:

肉汤最好煲1小时左右,不要超过2小时;鱼汤则控制在1小时内;鸡汤、排骨汤煲3小时左右足矣;

每周喝“老火汤”不应超过3次

、滚烫的汤

很多人以为,汤要趁热喝才有营养。但真相是65℃以上的热汤一入口,口腔食道秒变“开水烫猪皮”。

有的人也许会说“没事,人死猪不怕开水烫”,烫习惯了就好!殊不知长期反复烫伤会让炎症→溃疡→癌症层层升级!

65℃以上的饮食早已被世卫定为2A类致瘺物!已有动物实验证实,65℃~70℃的热饮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食管癌。

偶尔一两次的的烫伤,黏膜还可以自我修复,但如果反复被烫伤,就会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

长此以往,就算不得癌,口腔溃疡、食管溃疡、食管炎等问题也是避免不了的。

更扎心的是,你以为晾凉就没事儿了?晾的太狠,变成了隔夜汤,就更可能跌入另一个致癌陷阱!

、隔夜汤

在广东,汤经常会煮多了,喝不完就放冰箱保存,明天继续喝。

然而,并不是所有隔夜汤都能喝,特别是下面2种:

01 隔夜蔬菜汤

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但如果是隔夜的蔬菜,还是建议少吃为好。

一是因为蔬菜经过反复加热后,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已大量丧失。

二是因为相比于其它隔夜菜,隔夜绿叶蔬菜产生的亚硝酸盐会相对较高。

而且即使是未煮的绿叶蔬菜,只要保存上一段时间,就有亚硝酸盐生成。

因此,建议绿叶菜煮熟后,最好在4小时内吃完,隔夜就不要再吃了。同理,隔夜的蔬菜汤亦然。

02 隔夜鱼汤、海鲜汤

鱼汤和海鲜汤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遇上喝不完的情况,很多人会舍得不倒掉,毕竟价格不便宜,尤其是某些海鲜汤。

海鲜汤富含蛋白质,长时间放置会加速蛋白质分解,降解出次黄嘌呤、甲醛、氨等物质,导致汤液酸败并产生异味。有研究指出,这些降解物还可能增加肝肾代谢负担。

而没有及时冷藏保存的汤水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理想条件。

海鲜中的组氨酸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组胺(其耐高温,加热无法去除)

大量摄入这些隔夜汤后,可能出现过敏、头晕恶心,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所以为了健康着想,必须得劝下家里不舍得浪费的老人不要再喝了!

汤到底怎么煲

才科学又养生

第一步,可以进行食材的升级替换,将不推荐的肉类替换为推荐肉类。

不推荐肉类:动物内脏(高嘌呤)、咸骨(钠含量高)、肥腻猪蹄(高脂肪)、加工肉丸(添加剂过多)

推荐肉类:鲜蛤蜊、鲈鱼片(低嘌呤,适合痛风人士)、牛里脊、鸽子肉(高蛋白,适合健身、术后恢复人士)、乌鸡、猪展肉(性平和,适合大部分体质)

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汤料。

汤料推荐指南:

火气旺盛(喉咙痛、口干、长痘、尿黄、便秘):可选绿豆、莲子、苦瓜

阴虚怕冷(越捂越燥、盗汗潮红、想喝冷饮):可选桂圆、生姜、当归

痰湿肥胖(腰腹松软、大便粘腻、舌苔厚腻):可选薏米、冬瓜、茯苓

气虚乏力(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说话嫌累): 可选黄芪、党参、山药

第二步预处理很重要!肉类食材先焯水,不仅能去腥,还能有效减少嘌呤含量!

正确焯水方法:冷水下锅让嘌呤随温度升高逐渐析出→加姜片料酒去腥→煮沸后撇去含嘌呤的浮沫→用温水冲洗杂质

药材提前冲洗去除表面杂质,按药性分时段下锅(比如黄芪可久煮,枸杞应后放)但要注意不要乱搭配!(比如人参与萝卜相克)

绿叶菜不急着下锅,最后10分钟放,既不会煮烂菜叶,还能锁住更多营养,控制亚硝酸盐的增加。

以下5类人

最好不要随便喝汤

汤虽然好喝,但对以下五类人群来说却是负担,千万要少喝哦!

①高尿酸和痛风人群

汤中嘌呤含量较高,特别是用海鲜、肉类、蘑菇、动物内脏等食材煲的老火汤,容易升尿酸,引发痛风。

②“三高”人群

很多汤都是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三高人群喝多了,会加重病情,所以最好喝清淡一点的汤,比如蔬菜汤。

③肥胖人群

老火汤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脂肪含量一般都比较多,喝多了更容易发胖。

④肾不好的人

汤中嘌呤和磷含量都比较高,这两种物质对肾都不太友好。

嘌呤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血尿酸的升高,引起痛风性肾病。

磷摄入过多,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喝了含磷较多的汤之后,就会“雪上加霜”。

⑤胃不好的人

胃病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吃浓肉汤、浓鸡汤泡饭,这些汤中含氮浸出物会刺激胃酸的分泌作用,使病情加重。

没想到喝汤还有那么多讲究

快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起看看吧!

编辑:Selex

图文来源:家庭医生、39健康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