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古”事 | 古井甘泉,舀不尽的悠悠岁月

博罗发布 2025-05-20 10:09

古井甘泉

舀不尽的悠悠岁月

在博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藏着许多的古井和甘泉,

它们像岁月的见证者,

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寻访这些古井甘泉,

探寻它们在博罗的传说与记忆。

东山八角井

图源:西子湖畔家乡情

东山八角井位于博罗县罗阳街道九村

井被深挖成一个漏斗状,底部铺砌石板,

井口宽如一张八仙桌大,

也有人称它为“仙人井”“八仙井”

传说这井是八仙在此地歇息时,

吕洞宾用他的太乙纯阳宝剑凿出来的。

东山八角井,即东山泉,

井台上刻有“东山八角名井”字样。

县志上这样记载

“深不盈尺而冬不竭,味极甘冽……”

东山八角井的水质不亚于罗浮山名泉“卓锡泉”

曾被传说为古代进贡御用之水。

井水清碧,用以沏茶别具风味。

每逢七夕,市民风雨无阻前来取水,

尤以“老博罗”居民为盛。

取水时需遵循传统,

不得直接用桶舀水,而需以水瓢传递,

七夕取水习俗已成为这里的文化符号。

罗浮山有三大名泉,

卓锡泉、长生井泉、酿泉。

最著名的泉水当推卓锡泉

泉原在罗浮山宝积寺

梁景泰禅师驻锡处伏虎岩下。

(小石楼南的伏虎岩)

“汲之随涌,竭之随注,

积雨不盈,大旱不涸。”

北宋绍圣元年(1094)九月,

南贬惠州的苏东坡登上罗浮山宝积寺,

写下《书卓锡泉》,

苏东坡还点出

“岭外唯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出也。”

由此可见,卓锡泉给博罗茶文化的兴起

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据传,卓锡泉历代均有名人品题,

认为是岭南第一泉。

其后原宝积寺迁古延祥寺址,泉废。

不知今日何在?

让我们移步冲虚古观和酥醪观,

一览长生井和酿泉的风貌。

长生井

长生井位于罗浮山冲虚古观内左侧偏殿中

井台呈八角形,用青石砌成

传说这口井长年不枯

井水能治病,昔日名曰“神仙水”

长生井泉水出露于罗浮山断裂带北侧,

属含锌重碳酸钙型水的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

外地游客来到冲虚古观游览时,

都以能带回一点“神仙水”为幸事。

按照习俗,七夕前一晚开始打来井水,

以香花草、玉兰、茉莉、蔷薇等

七种鲜花浸于清水盆中,

放置在天井或阳台处,待天明时洗脸。

传说,用香花水洗脸可以让人更漂亮,

洗眼睛让眼睛更明亮,洗浴能消灾除病。

长生井,见证了葛仙翁的传奇,

也承载着咱博罗人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祈愿。

酿泉

酿泉位于博罗长宁酥醪观朝斗台下

泉水从石壁间留出,

汇入一个巨大的葫芦型酒壶,

再从壶口流出。

葫芦造型诗意而形象,

到酥醪观的游客,都会在此捧饮酿泉水。

“水乃酒之血,水乃酒之魂。”

要酿出好酒,少不了当地好山好水,

在罗浮山地区,当地人酿得一杯好酒,

酿酒的泉水,尤其是以酥醪观酿泉为著。

酿泉水所酿的酒,醇香味美,

传说,酿泉为秦朝安期生与神女饮酒之处。

“玄邱玄碧之香酿成甘露,

为酥为醪之味散之味散于诸天”

“酥醪”之称由此得名。

自始不少文人骚客到此流连忘返。

据传,唐朝韩愈、宋朝苏东坡亦来此拜饮酿泉。

《重修酥醪观碑铭》记载:

“酥醪寿人之多,由于常饮酿泉,

时餐烟霭,高龄者白水真人,

鹤发童颜,身轻步健,年超百五。”

博罗惠州民间有取“七夕水”的风俗,

认为“七夕水”甘甜不腐。

当罗浮山酿泉水遇上七夕,

那就是一水难求了。

你若不信?

今年七夕不妨亲身前往见证。

前面提及的古井甘泉,

皆因各种传说而仙气飘飘。

接下来,我们去看一些更接地气的古井,

他们是博罗横河的石出头井,

以及博罗湖镇的数口古井。

石出头井

石出头井位于博罗县横河镇石出头村,

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史记载该井已经有800年历史了。

井水清澈甘甜,源源不断,

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图源:网友@碧绿莲叶

图源:小红书华科美

该井呈圆形,井内径1.65米,

出口处宽0.9米,水深0.7米。

井中涌泉十分明显,

似乎整个井都是泉眼。

井围有一缺口,方便村民挑水,

满出的井水从口子涌出

顺着沟渠流进井旁边的水塘里。

石出头井泉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小鱼、小虾和螃蟹,

不时冒出一串串气泡,

好像在唤人掬一把饮。

图源:小红书华科美

湖镇的古井

湖镇围古井位于博罗湖镇湖镇围村“新屋”旁,

属于博罗县历史建筑,

具有典型的岭南古建筑风格。

井口呈圆形,井壁用青砖砌成,

井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

图源:博罗县历史建筑——湖镇围古井。网友昇夫 摄

图源:新屋。网友昇夫 摄

古井周围环境古朴,

与村内的古祠堂、古民居

古书院等建筑相得益彰。

愈宽公祠前亦有一口古井

井沿高约60公分,由整块麻石雕成。

图源:愈宽公祠与其前方的一口古井。网友昇夫 摄

由湖镇围向南约5公里,就到了梅潭村。

梅潭村徐氏宗祠禾坪前亦有古井

古井外围有八角型立柱石围栏,

空出一角以便供人出入,

井口盖上了石板。

图源:梅潭村徐氏宗祠禾坪前的古井。网友昇夫 摄

古井见证了湖镇的变迁和发展,

承载着村民的记忆和情感。

古井还是村里的一个重要地标

每年春节期间,

湖镇围村都会举行传统的上灯仪式,

新添男丁的家庭会在古井旁的祠堂点燃花灯,

祈求平安和幸福。

湖镇上灯习俗

 源源不绝的泉水、井水

藏着舀不尽的悠悠岁月

依旧诉说着引人入胜的传说

供应着附近村民的用水

吸引着游人前往探秘取水

博罗的古井、甘泉

其数量之多,景致之美、水利之富,

为博罗悠久城史,平添了一笔异彩。

博罗街坊,你的家乡有没有古井甘泉呢?

欢迎留言让更多人知道。

图源:图片由即梦AI生成

部分来源:东江时报、“清晨泡一杯茶”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