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记者从海珠区南华西街道获悉,今年以来,南华西街道以“服务作针、资源为线、老兵为结”,在社区间穿针引线,编织“拥军”“崇军”暖心服务网。今年上半年,该街道为45名烈士遗属及优抚对象落实消费减免与补贴。
该街道以精准服务为针,缝密关怀针脚。将优抚对象需求摆在首位,把“对象呼声”当“行动哨声”,以常态化走访叩问需求、以上门恳谈摸清难题,靶向发力落实服务。
今年上半年,街道为45名烈士遗属及优抚对象落实消费减免与补贴,为2名优抚对象打通医疗补助报销“快车道”;协助组织优抚对象参加短期疗养13人次,2名退役军人的社保接续“无缝衔接”,2户退役军人家庭的光荣牌“闪耀门楣”。“八一”前夕,街道干部慰问军烈属、现役军人家庭、参战功臣、优抚对象及困难退役军人等44人次,拉家常、解难题,让退役军人的幸福感、归属感、荣誉感持续升温。
该街道以资源联动为线,连接实惠网络。
街道聚焦退役军人“衣食住行”刚需,街道主动靠前摸排辖区资源,筛选口碑佳、服务优的辖区单位,把零散服务连点成线,打造“崇军”系列服务载体。“崇军客栈”提供住宿便利,“崇军汽修”减免修理费用,新挂牌的“崇军食府”推出菜品正价8.8折优惠,形成覆盖生活场景的优待矩阵。截至目前,一系列项目已为退役军人减免金额超1.3万元,让“尊崇”从口号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幸福”。
此外,南华西街还以老兵力量为结,系紧红色纽带。以“老兵带老兵、老兵帮百姓”为思路,打造“老班长”宣讲队、“老班长”调解室、“老班长”坐岗制三大服务品牌。
今年以来,8名“老班长”活跃在服务一线:宣讲台上,他们是“红色星火”,4场红色宣讲覆盖256名群众学生,让红色基因代代传;调解室里,他们是邻里“和事佬”,以共情与耐心化解3宗邻里纠纷;服务台前,他们是“政策活字典”,坐班答疑优待证申领、两参认定、医疗困难补助报销等政策问题,收集并推动解决3条退役军人历史遗留诉求,让“急难愁盼”有回应、有着落。
南方+记者 吴雨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