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海豚”遇见“志愿红”,这是十五运梅州赛区的青春力量

作者 汪思婷 2025-09-17 08:49

当五华县奥体中心惠堂体育场的终场哨声即将划破长空,当U16男足小将们带着拼搏的汗水准备收起战袍,在“足球之乡”五华的这片绿茵场边,两股坚守的身影映入眼帘,他们是场内奔忙的“小海豚”与场外护航的“志愿红”。

由团梅州市委、梅州市志愿者行动服务中心、团五华县委、五华县志愿者联合会联合推动下,“小海豚”与“志愿红”志愿者们以数十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坚持,助力十五运男子U16足球赛事在五华圆满完赛。

赛场内:青绿“小海豚”以专业守护竞技激情

“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参与到梅州这么盛大的运动赛事,我感到光荣和自豪。”嘉应学院“小海豚”陈欣说。

每场赛事,在惠堂体育场和横陂足球小镇的绿茵场畔,300余名嘉应学院“小海豚”志愿者化身“全流程服务引擎”,全方位运转。从运动员入场时那温暖的微笑引导,到热身区及时递送的物资;从比赛中球员抽筋时迅速开展的紧急医疗处理,到看台区对观众的有序引导与耐心疑问解答;再到小朋友观赛时那贴心的陪伴与守护,每一处细微之处,都浸润着他们辛勤的汗水。

赛场外:炽热“志愿红”以坚守筑就城市窗口

“五华是足球之乡,从中乙到中甲,再到中超,还有这次十五运男子U16足球赛事,五华志愿者都会全力做好各项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五华县青年志愿突击队副大队长李文丽说。

赛场外,五华县志愿者联合会、五华吧爱心协会、县青年志愿突击队、县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县情暖长乐宜居家园志愿服务队等5支队伍组成的“志愿红”风景线同样动人。每场赛事130余名“志愿红”城市志愿者顶着烈日构筑“流动服务网”。公交站点的路线指引、红绿灯路口的交通疏导、赛场周边便民点的物资补给,他们以“活地图”般的精准导航,让观赛观众从踏入五华起便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他们不仅是“交通疏导员”,更是“城市文化推介官”,在赛场外围设置的足球文化展区,志愿者们用方言讲解五华作为“足球之乡”的百年历史,让赛场外的每一处都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内外联动:双线护航的默契交响

整个赛事,“小海豚”与“志愿红”通过“提前对接+实时联动”机制形成服务闭环,行走在惠堂体育场和横陂足球小镇两个赛场的各个角落。

赛场入口处,“志愿红”引导观众有序安检;“小海豚”则在安检后迅速引导观众前往座位,让观众从踏入赛场周边开始就感受到连贯、贴心的服务,这种“内外双岗”模式,让参赛球员、观众和工作人员都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在五华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小海豚”志愿者们的“超能战队”模式堪比“人形流水线”,竞赛组守赛场每寸角落,综合保障组化身“救火队”随时响应,观众服务组化身“流程管家”维护秩序。无论是烈日炙烤,还是风雨兼程,仍以“每一次指引都带着温度”的细节诠释专业。

据统计,本次赛会共组织来自嘉应学院累计412名、2003人次“小海豚”赛会志愿者为赛会提供保障;累计组织1200人次城市志愿者参与城市侧志愿服务。赛会志愿者与城市志愿者场内场外高效协同,服务规范,全程安全有序。

“我参与过很多地区的各种赛事,这次五华能作为十五运赛事的承办地之一,感到非常开心,这十多天来,虽然场内外的志愿者都很辛苦,但我们心里却是暖暖的。”志愿者骨干古梓辰说。

南方+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李明娜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