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湛江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暨“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基础教育重点任务推进会。会议总结去年全市基础教育和“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情况,研究部署2024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及“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重点任务。
10个县(市、区)均完成“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围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重点任务,统筹抓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落地落实,推动全市基础教育取得新突破,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基础教育工作方面。2023年,湛江扎实推进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推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以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支持县中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恢复4所普通高中办学,全力推进县中托管帮扶;稳步推进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切实规范招生办学行为;强化依法统计思想意识。
“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推进方面。湛江深入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办好“三所学校”,推动每个县(市、区)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开展“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有序扩大学位供给,全年新建公办中小学学位22835个,新建公办幼儿园学位5760个;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全市585所乡村小规模学校、263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均达到省定标准,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已经完成至100%;推进“双区”建设,先后投入6.1亿元新建学校,投入9000多万元扩建学校,已完成5532个优质学位建设,全部完工可提供11332个学位;借力“双百行动”助推县域教育,省内“双百行动”9个高校院所与5个县(市)进行结对签约,形成一批“双百行动”教育特色示范样板。
办好“三所学校” 抓好“新强师工程”
会议提出,2024年,湛江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是统筹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湛江要构建适应学龄人口规模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机制,在保障基本条件前提下,推进以镇为中心适度集中办学,科学规划和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保留并办好必要的小规模学校,因地制宜做好生源少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盘活利用好乡村闲置校舍。
同时,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改革;要着力办好“三所学校”和县中,将县中托管帮扶工作与“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普通高中“双新”示范校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托管帮扶机制;要统筹抓好“新强师工程”和乡村教师提升。
会议强调,“双创”工作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县(市、区)要扛起创建主体责任,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科学规划补齐短板,除了要强化条件保障、硬件建设,还应学习成功创建地区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结合各自的特点,找到适合的创建道路。
南方+记者 林日清
通讯员 陈华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