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部署,全面提升辖区环境品质,清城区横荷街道以“绣花功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自4月8日起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垃圾池及大件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以来,通过政企联动、分类处置、长效管理三大举措,累计清理积存垃圾点140处,清运各类废弃物超300吨,规范处置大件垃圾超200件,辖区环境面貌与居民环保意识实现“双跃升”。
横荷街道百加社区增加垃圾收集点收集容器。 黄玉熹 摄
横荷街道百加社区增加垃圾收集点收集容器。 黄玉熹 摄
政企联动织密治理网络
横荷街道构建“街—村(社区)—清运企业”三级联动机制,组建专项行动组,创新实施“无人机航拍+人工巡查”双模监测。
针对生活垃圾池、家私杂物乱堆放等顽疾,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11个责任网格,配备专业清运车辆8台,形成“问题发现—精准派单—快速处置—闭环验收”的全链条治理模式。横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无人机航拍扫除监测盲区,依托11个网格开展地毯式巡查,清运企业同步建立电子台账实时核销点位,三方数据每日比对,确保每处垃圾堆积问题24小时内响应处置。
清远大道沿线保洁作业。 黄玉熹 摄
清远大道沿线保洁作业。 黄玉熹 摄
在“百千万工程”赋能下,治理网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问题“清仓见底”。
分类处置破解治理难题
专项行动组以村(社区)为单位统一收运垃圾,在中转站开展“精细化分拣”。生活垃圾经分类后规范转运,非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到有处理资质的消纳场,废旧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交由专业公司拆解回收。家住百加社区的陈阿姨点赞道:“以前旧沙发处理难,现在一个电话就有专车上门,家门口清爽多了!”分类处置不仅破解了“垃圾围村”困局,更让“变废为宝”的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全民参与巩固治理成果
横荷街道通过公告张贴、微信群推送、入户宣讲等“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环保主题活动6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动员居民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创新推出“垃圾分类积分制”,居民可通过参与治理换取生活物资,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良好氛围。“百千万工程”的民生温度,在群众的笑脸与整洁的街巷中充分彰显。
此次行动是横荷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实践。未来,横荷街将持续以“钉钉子精神”推进长效管理,用“绣花功夫”雕琢美丽家园,让“生态美”成为“百千万工程”最鲜亮的底色。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利啟治 汤颖妍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