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全媒东莞4月11日讯(记者李十五)东莞市寮步镇外国语小学隆重举办《"寮外"向未来》新书发布暨全纳教育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吸引了教育界专家学者、兄弟学校代表等近百人参与,共同见证该校在全纳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更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教育盛会大咖云集
本次活动阵容强大,特邀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刘建强教授、广西南宁师范大学李健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东莞外国语学校吕雪玲校长、寮步镇教育系统党委梁锦堂副书记等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亲临指导。来自东城外国语小学、滨海湾未来学校等十余所兄弟学校的教育同仁共同参与,活动由寮步镇外国语小学钟肖君老师主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还吸引了来自江门鹤山市共和中心小学、广州市南沙实验小学等外地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专程前来观摩学习,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影响力已辐射至周边地区。
课堂开放亮点纷呈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在签名墙前合影留念,嘉宾们纷纷驻足于展廊“走近鲁迅”项目学习纪念展前,见证我校学校年级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成果。随后深入课堂观摩教学实践。
语文教师张伊鸣的绘本阅读课《安静的班尼兔和五彩缤纷的春天》创新采用"全息育人"理念,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悟自我价值。课堂上,学生们利用特制镂空卡片捕捉校园春色,并创作出充满童趣的小诗,展现了语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数学教师杨敏桥的《魔"数"降世——魔幻方程》以魔术导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们化身"数学魔法师",通过魔术表演探索方程奥秘,在欢声笑语中掌握数学知识。
外教Deon的沉浸式英语课堂通过情景对话和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等生活场景中自然习得语言技能。课堂上,学生们用英语讨价还价、挑选衣物的生动表现,赢得了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
特色课程全面发展
学校特色课程展示环节同样精彩纷呈。综合科组林俊老师的《制作桥模型》课程充分展现了项目式学习的魅力。学生们分组合作,运用物理、数学等跨学科知识设计制作纸桥,当纸桥成功承载十本书的重量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
体育科组廖粤东老师的旱地冰壶课将体育竞技与策略思维完美结合。学生们在团队协作中制定战术,在竞技对抗中培养专注力,展现了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的育人价值。
文化展演传承创新
在阶梯教室举行的特色展演中,学校爱乐器乐团带来口风琴演奏《金蛇狂舞》,欢快的旋律展现了"一人一乐器"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据音乐教研组介绍,学校已将口风琴教学纳入常规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乐器技能。
粤剧艺术团表演的经典剧目《穆桂英巡营》将活动推向高潮。小演员们专业的唱腔、精湛的身段表演,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创新。艺术团指导老师表示,学校通过将粤剧纳入校本课程,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新书发布理念引领
《"寮外"向未来》新书发布会成为活动的重要环节。主编王金发副校长介绍,该书历时两年编撰,系统梳理了学校"三维全纳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收录了32个典型教学案例,记录了58位师生的成长故事,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智慧结晶。
在读书沙龙环节,殷晶丽级长分享的"长征路"项目式学习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音乐教研组长欧海漫则从粤剧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数学科组长钟佩德则通过数学魔术课例,演绎智趣课堂的生动实践。科学科组长姚国胜则分享了"AI+教育"的前沿实践,为与会者带来新的思考;东莞外国语学校小学语文科组长王成莲提出"无界课程"理念,强调要打破学科边界,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专家建言共话未来
广西南宁师范大学李健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寮外小学的全纳教育实践具有示范意义,其'尊重差异、激发潜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望未来
王金发副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全纳教育改革,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更多优质校本课程;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是深化校际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活动最后,学校向与会教师代表赠送了新书,共同展望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记者了解到,寮步镇外国语小学近年来通过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其经验做法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通讯】蔡文敏
【供稿】张伊鸣、许慧、钱桂芳
【图片】寮步镇外国语小学宣传组
【视频】叶琼妹
【采编】李十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