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误解引租赁纠纷,芦苞调解员耐心调解促押金退还

三水政法 2025-04-18 10:18

01

案情简介

2025年2月,三水区芦苞镇公路商户李甲反映,其房东李乙的丈夫表示2月份不再承租商铺给她,现在合同还未到期,押金未退还,李甲也不想租了,想拿回押金,希望帮助解决。

02

调解过程

接到群众诉求后,芦苞社区居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莫展鹏迅速介入处理,工作人员一方面耐心地与李甲沟通,了解事件缘由,另一方面积极联系李乙了解情况,约双方当事人前来居委会协商解决,李乙表示目前不在芦苞,约下午前来协商。

在与李甲沟通过程中了解到,李甲自承租店铺以来按合同约定每个月10号前都按时交铺租,自己并未拖欠铺租。然而房东每个月5、6号的时候都催缴,有时甚至在早上的时候就催缴。现在房东又说不再承租给她,自己与他沟通,想退回押金,但房东却让李甲与他女儿沟通。李甲觉得房东在推诿,不想解决问题。

芦苞社区调解会工作人员调解李甲和李乙的合同纠纷现场

下午调解员联系到双方当事人到居委会协商,调解员与双方沟通发现,其实他们在沟通上存在误解。李甲听不懂广东话,李乙丈夫的普通话词不达意,李甲听不懂微信上的语音便用微信翻译文字看,上面的翻译有问题,李甲觉得是在辱骂她。调解员耐心地和他说明语音上不存在辱骂词语。李乙表示,前一任租户都是每月5、6号就交租,以为李甲在拖欠租金。因为李乙夫妇年纪比较大,刚好李乙丈夫这几天住院,所以让李甲与其女儿沟通。

调解员通过和双方充分沟通后,和双方说明情况,李乙没说不出租,也可以让李甲继续承租;但李甲表示李乙丈夫比较难沟通,现在也不想租了。

03

调解结果

经调解,当事人达成如下一致意见,李乙退还李甲商铺押金5500元。李甲退还李乙商铺钥匙、房屋证复印件、广东农信银行存折。甲乙双方均不再追究对方责任。

04

案例点评

人民调解工作是法、理、情的统一,调解过程中,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矛盾纠纷当事人是否愿意接调解员所讲的法、理、情是调解成败的关键。

因此,在调解邻里纠纷过程中,调解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符合法定程序,通过协商促成双方自愿达成协议。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2条,积极沟通充当双方沟通的桥梁,使双方当事人因语言导致的沟通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调解员巧妙运用“背对背沟通”的了解双方真实诉求,做好调解前期准备,避免激化矛盾。遵守双方当事人利益平衡与自愿原则,提出继续履约或解除合同两种方案,尊重李甲不愿续租的选择。

因此,调解员在调解的过程中对当事人双方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以法为据,通过积极的沟通和耐心的劝导,慢慢让当事人冷静下来进行协商、打开心结,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促成协议的达成、纠纷的解决。

来源:印象芦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