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阳春,在征服山野之余
别忘了品尝阳春的美食
这篇美食图鉴带你吃遍阳春味!
▲春砂仁蒸排骨
选用本地优质猪排骨和南药瑰宝春砂仁,加入盐、白砂糖、酱油、花生油等制作而成,具有养胃健脾、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
▲圭岗氹仔鱼
选用圭岗山泉水、吃草长大的氹仔鱼,运用家乡传统方法烹饪,肉质浓香弹牙,十里飘香!
▲风姜猪肚鸡
选用新鲜猪肚、果园鸡,配上秘制过的风姜,用祖传手法煲制而成的老火汤,具有温胃散寒、消食驱风的作用。
▲焗岗美腊鸭
选用正宗岗美靓鸭,经过生腌生晒而成,再用文火慢慢焗至皮脆,腊香味绕舌,下酒绝配。
▲腩肉狗仔豆
选用正宗家乡狗仔豆搭配上新鲜五花腩和韭菜,味道鲜香,营养丰富。
▲豆饼特色菜
双滘豆饼是用当地种植的小颗粒黄豆、黄栀子等原料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口味独特、色泽金黄的美食。
▲家乡炒瓜咸
采用新鲜青瓜仔或白瓜为原材料,经过腌制压干,再用豆豉搭配清炒,味道爽脆,口感一流,是白粥最佳佐菜。
▲蜜汁三宝
“三宝”指的是番薯、芋头、淮山,用糖和蜜汁作为主要配料烹饪,入口松软甜蜜,三种原材料带给你各不相同的味觉享受。蜜汁三宝是阳春人宵夜必不可少的一味。
▲上汤八甲唛
“八甲唛菜”是阳春特产蔬菜,有绿色“美人”之称。以上汤做法烹制的八甲唛,鲜甜可口,口感极佳,是宴请宾客的必备之选。
▲砵仔玛
阳春砵仔玛,吃法是放花生蒜油、秘制酱油、花生粉末,切方块状,用竹签沾酱与花生一起入口。口感爽滑弹牙,酱香四溢,既有蒜的焦香味又有花生的脆香味。
▲手工粉
手工粉又名刀切粉,是一种米制品,讲究纯手工制作,韧滑、嫩中带爽、颜色乳白、口感醇厚、汁香味美,深得当地百姓喜爱。阳春手工粉常见吃法有斋捞(仅添加少量调味佐料)、牛腩捞粉、猪杂捞粉、大肠捞粉。
▲叶贴
叶贴主要有咸、甜两种口味,咸的是白色,用眉豆和花生作馅;甜的因添加黄糖而显黄色,用绿豆、花生和糖作馅。将包好馅的糯米团用模具压成型,放在一片木菠萝的叶子上,然后放进锅里蒸熟,便是又香又好吃的叶贴了。
▲猪肠卷
猪肠卷馅是由豆芽、花生、芝麻等做成,以整张薄薄的米粉皮包裹,卷成小条,因形似猪肠而得名猪肠卷。吃时在上面刷一层油,撒上芝麻、淋上酱油,还可以蘸上辣酱,味道咸中带香,十分可口。
▲裹粽
阳春粽采用糯米、绿豆、猪肉、盐、花生油等材料,由橹罟叶包裹而成。橹罟叶有独特清香,并可祛除糯米温热。阳春人做喜事时经常用到裹粽。
▲艾玛
利用糯米、艾叶、花生、绿豆、盐、糖制作而成,有咸、有甜两种口味。艾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它的药用价值比较高,性辛苦,可以温经止血、除湿散寒、平喘镇咳。
▲豆糠糍(糯米糍)
豆者,即花生,阳春本地称之为“地豆”。将花生或芝麻炒熟压碎,与白糖混合成馅料,用面团包好搓成圆形,再在熟糯米粉中滚一下,以防粘连。煮熟后,豆糠糍粉粉团团的,香味扑鼻。
▲鸡笠玛
鸡笠玛的面皮是用精心挑选的当造靓油粘米或糯米,经过泡浸后打磨成嫩滑米粉,再加入紫薯、南瓜、艾叶等天然果叶反复搓和做成的。再在面皮中包入花生和猪肉等馅料后蒸煮,便做成唇齿留香的阳春传统糕点鸡笠玛了。
▲牛杂
选用牛肚、牛肠、牛百叶、牛心等优质牛杂部位,搭配传统特制秘方,或炖或炒,使牛杂充分吸收调料和汤汁的味道,牛肚爽脆、牛肠软糯、牛筋有嚼劲,口感丰富,咸香适中,香味浓郁。
来源:阳春鸡笼顶越野赛
编辑 植东方
审核 刘迪
终审 张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