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仲恺|沥林镇力争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作者 于蕾;王昌辉 2025-04-27 15:00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镇域经济全国500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作为惠州市的“西大门”、仲恺高新区的“西部廊道”,沥林镇连续两年入围4个国家级榜单,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沥林镇将锚定“重塑工业重镇、打造活力沥林”发展目标,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做好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

00:00 02:22 倍速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02:22

(重塑工业重镇 打造活力沥林,时长共2分22秒)

去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86亿元

走进惠州广裕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惠州广裕丰”)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不是人头攒动、热闹喧嚣的传统制造场面,而是自动化设备高效运作的智能制造场景。

“我们当前正重点推进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惠州广裕丰副总经理申代勇介绍,企业正在使用智能化CCD视觉检测和全自动六轴机械臂,完全代替人工质检,保证客户对产品更精密的外观和尺寸要求。

惠州广裕丰的智能化生产车间。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据悉,广裕丰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硅胶、橡胶、塑胶、五金等各类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客户包括华为、小米、OPPO、三星、SONY、得力、雀巢、高露洁等众多知名品牌。位于沥林镇的惠州广裕丰2022年建成投产,现有研发人员50多名,在职员工700余人。

“去年,我们惠州总部工厂实现产值约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15%—20%。”申代勇透露,得益于长期的创新投入,近年来,企业在医疗器械、智能穿戴、汽车配件等领域的产品研发上取得了较大技术突破。

惠州广裕丰正在推进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视线转向14公里外的广东瑞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捷新材料”),一座光学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已于去年3月投产,产品主要应用于新型液晶显示及智能终端领域。

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分子材料于一体的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自主研发,深耕细分领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该企业在2023年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随着传统产业“萌新芽”、新兴产业“生强枝”,沥林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作为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的重要阵地,沥林镇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6.28亿元。目前,该镇已聚集了以旭硝子、安姆科、晨光为代表的“四上企业”21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9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沥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旭东介绍,近年来,该镇举办香港高端人才交流活动、沥林香港同乡恳亲等活动,探索两地合作新模式,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发动企业积极与省、市、区知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

在沥林镇北部,一片约8.8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中通快递集团大湾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集中通商业中心、中通甄选中心、智能快递中心、中科智能制造中心等业态为一体的高端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园,预计实现年营收19.27亿元。

不远处,海弘5G智能终端产业园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图景。项目投产两年多来,专注于5G智能手机、5G网络终端、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扫地机器人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合作客户包括小米、传音、欧瑞博、蚂蚁智能、中诺通讯等品牌。

这一个个优质项目,是沥林镇通过精准高效服务项目用地,抢抓机遇争取过来的。

“像是中通项目,企业希望30天交地,我们的征拆队伍没日没夜地抢时间、赶进度,最后23天就完成了。”李旭东表示,沥林镇高度重视项目招引落地,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确保最短时间内将项目用地交付给企业。

从土地交付到项目达产,沥林镇与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落实“1+1+N”企业服务机制、“首席服务官”机制及“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搭建“一站式”企业服务专班,联动多部门助力企业解决项目建设、融资、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难题。

图为中集产城在沥林镇打造的工业标准厂房项目。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对当地政府的“店小二”服务,中集产城惠州城市公司总经理马文革深有感触。“我们从进入惠州拿地开始,就体验到了营商环境带来的好处。”马文革介绍,仲恺高新区有关部门联合沥林镇政府,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清单,还积极推动完善周边的配套设施,以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助力项目落地投产。

目前,中集产城在沥林镇开发的两个工业标准厂房项目——中集智谷和中集智城产业园,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新材料等产业,已引进115家企业,园区整体产值达15亿元。

今年,沥林镇将继续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打好营商环境“持久战”,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全力以赴把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西部片区建设成宜居宜业的工业新城。

以绿为笔绘就富美乡村新图景

视线转向沥林镇南部片区,一条串联君子营村、泮沥村、企岭村、迭石龙村、埔仔村的乡村绿化景观带雏形初显。

这条总长10公里的景观带项目,将以生态修复、美化提升和绿色发展为核心,围绕村口建设、沿路绿化、边角地美化、美丽庭院打造、小公园提升、桥下改造等六大版块,打造花间休闲步道、绿氧骑行路、繁花景观路、花溪风情路等4条主题路以及20处景观。

“这些村生态资源禀赋优渥,拥有荔枝、山茶等特色农产品,但却一直‘丰收不丰产’。”李旭东介绍,景观带项目预计今年6月建成,届时游客来了有的吃、有的住、有的玩,“由绿及美、由美及富”的美好愿景有望变成现实。

图为2023年举办的沥林镇首届荔枝交易市场。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为了更好地绘就村强民富新图景,今年,沥林镇将继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培育省级典型镇,高质量完成X204延长线、S357二期工程、银岭桥建设等民生实事,持续美化镇容镇貌;加快推进企岭仙泉水、佳本度假村等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立足资源优势,以助农、惠农、富农为宗旨,高质量举办2025年荔枝节、碌鹅节等活动,擦亮沥林荔枝、沥林碌鹅、企岭山茶、泮沥村红头葱特色品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各村强村公司实体化运作,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通讯员 何挺玲 惠仲宣

视频/图片:南方+记者 王昌辉(除署名外)

编辑 糜朝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