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几乎人人都有,
大部分时间它都不痛不痒,
所以一般人并不会留意它们,
有人甚至觉得它是独特的身体印记,
但你可能不知道,
有些部位的痣暗藏健康风险,
长期忽视可能酿成大祸。
哪种痣是危险的?
如何在生活中自查?
这几个地方长痣要注意观察
我们身上的痣又称黑色素细胞痣,是由一群黑色素细胞聚集在表皮与真皮的交界产生的皮肤良性肿瘤。
痣如果经常受到外界的刺激,比如紫外线照射、严重日光晒伤、免疫力下降、机械性摩擦引起的破溃、皮肤慢性炎症、接触化学性致癌物等都可能诱发恶性黑色素瘤。这些部位上长痣,尤其要留心观察。
长在四肢末端的痣,中国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多以肢端型病灶为主,即60%以上的患者发病位置集中于掌指、足底、足趾或甲下,因此这些部位新发的痣或正在变化的痣,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长在易摩擦部位的痣,在易摩擦部位的痣有更高几率转化为恶性痣,如长在手掌、足部、背部等易受磨损部位的痣大多为交界痣(即痣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痣细胞相对活跃,因为常常受到摩擦,恶变几率高,必须定期观察或直接切除,以防恶变。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暴露在外的痣,如面部、颈部、手臂、腿部等。这些位置的痣会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紫外线过度暴露及过度日晒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长在黏膜处的痣,如口腔黏膜、结膜等部位的黑痣,一般属于交界痣,痣细胞比较活跃,容易发生恶变。
ABCDE法则——初步判断痣的好坏
判断色素痣是否恶变需要专业皮肤科医生结合皮肤镜检测、皮肤病理检查、定期随访观察等综合判断才能实现。
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以了解一下ABCDE法则,对一些特殊部位或者容易被反复刺激的黑色素痣进行一些自我检测,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寻求皮肤科医生帮助。
A(Asymmetry)不对称
良性的痣通常是对称的,形状比较规则,而恶性黑色素瘤的形状往往不对称。
B(Border)边界
普通的痣边界清晰,和周围皮肤划分得明明白白,如果痣的边缘不整齐,像锯齿、毛刺一样,模糊不清,没有明显的界限,也要当心。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C(Color)颜色
一般的痣颜色比较单一,多为棕黄色、棕色或黑色。恶性黑色素瘤颜色通常不均匀、深浅不一,可能有多种颜色混在一起,如棕色、黑色、蓝色或红色,甚至可能出现色素剥脱,出现白化的皮肤。
D(Diameter)直径
当你发现痣的个头比较大,直径超过6毫米,大概有铅笔上橡皮擦那么大的时候,就得提高警惕了。不过,并非所有超过6毫米的黑色素痣都是恶性的,这部分良性的大黑痣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E(Evolving)进展
良性的痣通常长时间保持不变,如果痣在短时间内大小、形状、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或者出现瘙痒、破溃、出血等症状,这都可能是黑色素瘤发出的危险信号,一定要重视起来。
另外,如果个人或家族中有患恶性黑色素瘤等皮肤恶性肿瘤的病史,那么体检时应当更加重视痣的检查,并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恶性病变。
切痣和点痣的区别
从安全的角度来讲,所有不稳定的怀疑恶变的痣都建议尽早祛除。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祛痣,但对于性质不明的痣,原则上须尽量完整祛除、减少复发,所以一般会通过外科手术将黑色素痣完整切除。
手术切痣适用于较大、较深、或形状不规则的痣,尤其是直径超过5毫米的痣,在确保痣完全被切除,避免复发的同时,切下来的黑色素痣可以进行病理诊断,以确认其良恶性,是处理可疑或大型痣的常见方法。
我们平时常说的点痣,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激光和高频电激光治疗祛痣,适用于直径在2—3毫米以下的浅表色素痣。激光点痣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且不易留下疤痕,但需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复发和恶变风险。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预防痣的恶变有三个关键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痣的恶变?
首先要做好防晒,过多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黑色素细胞的结构,使它们失控生长成肿瘤。因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紫外线强烈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预防黑痣恶变的重要措施。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建议尽量穿戴好防晒帽、防晒衣,做好物理防晒。
已获授权图,转载有风险
谨慎处理黑痣,对于容易受到摩擦的黑痣,如足底、手掌、腰部等部位的痣,应尽量避免外力刺激。不要随意用腐蚀性药物或冷冻等方法祛痣,以免刺激痣细胞发生恶变。如果需要祛痣,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切除,并将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痣癌变的风险。
对待身上的痣,
既不必草木皆兵全部祛除,
也不能放任自流。
记住两个关键词:
定期观察、及时就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