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卖全球”到“链”通世界,南沙贸易升级如何赋能企业腾飞?

南沙商务 2025-04-23 21:31

十年前,广东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简称“南沙自贸片区”)挂牌成立。十年后,站在新的起点上,无论周遭环境如何变迁,南沙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全球保税仓货物穿梭如织,汽车出口基地与码头作业繁忙,南沙以“买全球”“卖全球”为起点,稳步迈向“链全球”的贸易新格局,其间诞生的众多“全国首创”,正是其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

买全球:十年来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0.2亿元增长至460亿元

在南沙,全球好货“朝发夕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已经成真的现实。

早晨上班前,南沙打工人在手机下单一瓶葡萄酒,下班的时候可以发现葡萄酒比人还早到家,晚餐聚会时就能喝上。速度为何如此之快?答案就在南沙综合保税区的保税仓。

在龙穴岛的南沙保税仓,法国的红酒、德国的家用打印机、意大利的香薰蜡烛、西班牙的保健品⋯⋯所有全球好货都在此“安家”。“因为保税仓可以提前大规模地将世界各国的商品囤在南沙,所以消费者下单时只要通过‘三单对碰’就可以直接出仓发货,这意味着在南沙本地基本都可以当天收货。”广州南沙国际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陈海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何谓“三单对碰”?即是订单、支付单、物流单实时同步海关,自动完成申报,一秒之内就能完成,高效的同时保证了货物从国外进入国内的正规真实。随后,保税仓工作人员就能看到PDA上的小任务,按订单进行拣货打包形成小包裹。保税仓还接入了海关系统自动核验,1分钟内就能完成清关。然后就通过仓库口的快递车直接搭上物流快线,交到消费者的手中。

据陈海梦介绍,保税仓不仅在备货环节缩短国际运输时间,对比海外直邮节省7—15天,在通关效率上比一般贸易逐票报关节省2—3天,而且因为进货有一定规模,能够节省大量的运费和操作费,所以在价格上也相对优惠。

十年来,“南沙保税仓”已经成为全国跨境电商模式的金字招牌之一。

自2014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地区之一以来,南沙紧抓国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的战略机遇,依托综保区特殊政策优势以及南沙港海港优势,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增效,2014—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0.2亿元增长至460亿元,尤其是进口业务稳定增长,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进出口值”稳居全国第一。

当前,依托“综保区+自贸区”双政策叠加优势,南沙已形成涵盖物流、仓储、支付等跨境电商产业链,集聚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头部平台,吸引数十家跨境电商服务商落地,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卖全球:十年来南沙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集群

2025年,将有数十万辆中国车从南沙沙仔岛出发走向世界。

一个月前,中国(广州)汽车出口基地(下称“基地”)正式在南沙揭牌成立。在此之前,黄阁、东涌、龙穴都陆续有汽车出口业务落地,规模化到一定程度后,基地应运而生。该基地占地12万平方米,建设仓库8.8万平方米,通过构建“前店后仓、港区联动”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基地可满足从车源采购到海外交付的全流程响应。

“加快汽车出口的速度和效率,这就是建立基地的目的。”广州汽车集团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部/中国(广州)汽车出口基地负责人王桐说,在此之前,国内汽车出口的痛点在于业务各环节分散,办理车务手续、采购、物流、仓储都需要分别进行。但在基地内,所有业务模块实现集合“一站式”办理。“不仅如此,汽车滚装码头港口就在一街之隔,过个马路就能上船出海,非常便捷。”

王桐还提及,自贸区发展十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客商主动到南沙“找上门来”。“经过多年发展和深耕,南沙在汽车出口上形成了全产业链集群,从车厂到基地,再到船和港口,每个环节和模块都非常成熟,连接也很顺畅,所以很多客户对南沙都非常信任,知道业务放在这里肯定能更快、更好地完成。”

据介绍,一台车从南沙出口到东南亚,最快只需三个工作日就能办完手续,7天就能到达目的地国家。“按照去年的数据分析,汽车出口的主要地区和国家集中在中亚、中东、东南亚、南美、非洲。”王桐说,今年基地开业了,硬件和软件都有明显提升,希望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把业务扩张到全世界更多国家。

广州港南沙汽车口岸总经理助理陆春荣表示,经过十年发展,南沙现已建成投产南沙汽车码头、海嘉汽车码头、近洋汽车码头3个专业滚装码头,配备7个3万—7万吨级泊位,堆场面积扩大至160万平方米,年通过能力达200万辆,是全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集群。目前,南沙已开通覆盖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北美等地区的全球航线网络,成为华南地区汽车出口核心枢纽。

记者从南沙区商务局了解到,南沙正创新落地国内首个“前港后贸”临港汽车出口展贸新模式,2024年实现汽车出口98.5亿元,同比增长94.1%。2025年首月,汽车出口量已达2万辆,刷新单月外贸出口业务量纪录,2025年一季度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1倍以上。

链全球:南沙口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00亿元大关

有了“买全球”和“卖全球”的底气,南沙“链全球”手到擒来。

自2020年11月4日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来,南沙区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加快创新驱动、要素集聚、产业增效、消费升级,积极推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近年来,南沙进口示范区进口额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口额从2020年的1019.2亿元到2024年的1288亿元,占广州市进口总值超30%。

南沙自贸片区成立十年来,依托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和《南沙方案》等重磅文件发布实施,南沙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持续增强,作为国际枢纽的开放禀赋持续释放,构建起内联外通、链接全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加速集聚发展航运物流、航运服务、国际贸易等临港相关产业,支撑广州巩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企业“出海”、国货“走出去”的重要平台载体、推动广州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国际邮轮航线方面,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于2024年6月25日正式开港开航,12月18日开启常态化运营。爱达·地中海号邮轮在南沙部署运营26个国际邮轮航次,执行航线覆盖日本、越南、中国香港等热门目的地,接待出入境人员超14万人次,南沙邮轮市场持续升温。在游艇产业方面,南沙区商务局协调争取海关、边检、海事等口岸部门支持,试点开展港澳籍游艇进境维修保养业务,并与香港游艇行业协会建立长效合作,促进相关业务不断扩容提质。

据了解,南沙区现有一类口岸开放码头16个,2024年南沙口岸进出口总值10291.1亿元,同比增长5.9%,首次突破10000亿元大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查验出入境人员43万人次,同比增长27.3%;其中出入境旅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45%;船舶进出港报告32万艘次,查验出入境船舶2.6万艘次,同比增长13.5%,在全国各口岸排名第四,广州口岸排名第一。

4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意见》提出,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增强服务贸易发展活力,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意见》还指出,要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市场开放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十年以来,南沙自贸片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首创。下一个十年,南沙自贸片区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继续书写波澜壮阔的新征程。

南方+记者 李心迪 通讯员 罗瑞娴 刘超 南沙商务宣

编辑 李嘉益
校对 蒙骏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