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有色,实干万事兴。
2月10日,新兴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认真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聚焦建设更高质量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动员全县上下在新的一年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大干快上、跨越发展,奋力谱写新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兴县委书记陈哲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赖鉴铭主持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志坚、县政协主席伍树全出席会议。
近年来,新兴借力“百千万工程”,对标湾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奋进高质量发展。图为县城一江两岸风光。谢冠瑜 摄
近年来,新兴借力“百千万工程”,对标湾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奋进高质量发展。图为县城一江两岸风光。谢冠瑜 摄
力促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兴县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振活力加速奋进。新兴县不断健全“党委政府搭台、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的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进而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截至目前,广东云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成功通过验收,温氏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入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新增多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居全市首位。
新兴县支持温氏股份、凌丰、万事泰、新合铝业等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同时,深入实施质量强县和知识产权强县战略,培育壮大优质经营主体和特色品牌,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新兴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陈哲江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县委实施“135”发展战略、“138”具体部署,实现“三年上台阶”目标的关键之年,要紧扣市“六个年”行动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的高度挺起新兴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陈哲江强调,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抓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抓产业。一要聚力打造县域对外开放新高地。要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强产业平台、抓好项目引建、优化营商环境,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二要聚力打造县域产业融合新高地。农业要提质效、工业要壮筋骨、文旅产业要创品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武装农业,用制造牵引服务,着力构建以制造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三要聚力打造县域产业创新新高地。要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党政搭台、企业主体、人才支撑,进一步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全力打造具有全省影响力的县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提交相关资料后,当天就拿到了所有证件。这是我多年以来办事最快、最贴心的一次,新兴县政务服务中心真的‘很懂企业’。”不久前,广东优联麦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新兴效率”赞不绝口。
这高效的服务,正是新兴县对标大湾区压缩承诺时限、优化政务服务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新兴县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公平竞争、蓬勃发展。
在新兴县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赖鉴铭衷心感谢广大企业和企业家顾大局、讲奉献、强担当,充分发挥了推动经济建设主力军作用,为新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出,大会对加快建设具有新兴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了全面动员部署,为推进新兴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就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他强调,一要强化使命担当,扛牢高质量发展重任。坚定扛起“典型县”“试点县”的使命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抓手,全力推动新兴加快高质量发展。二要铆足干劲闯劲,建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优化产业布局、抓好招商引资、强化科技支撑,全力建设“三个新高地”,加快打造“六大百亿产业集群”。三要优化营商环境,凝聚更强发展合力。要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的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积极融入新兴发展大局,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展现新担当、干出新成效。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方镇彬
通讯员 梁桂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