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正利农牧有限公司:打造大湾区鹅产业核心聚集区

作者 施亮 2024-08-15 19:08

全鹅去毛、清理内脏、泡冰降温、真空打包……位于下茆镇的广东正利农牧有限公司肉鹅屠宰生产线高效运转,车间整洁有序,每天超过1万只肉鹅从该公司运往香港各餐饮市场。

“近年来,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思路,以鹅为媒,建设全产业链一体化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潘仅巨介绍,企业将助力乡村振兴及落实“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鹅产业核心聚集区及全产业供应链企业。

预制菜卤鸭产品。受访企业供图

带动300多户养殖户增收致富

2016年11月,正利农牧公司从东莞搬迁到四会,看中的是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养殖优势。潘仅巨说:“四会因四江汇集在此地交汇而得名,区域内丘陵地带多,水源丰富,具有不可比拟的养殖环境,肉鹅更是四会市最具特色的禽畜品种,一直以来该地区均有养鹅和吃鹅的习惯,是全市最具竞争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农产品之一。”

作为集种禽饲养、孵化、养殖、加工及销售的禽肉屠宰加工企业,正利农牧着近40年的水禽孵化、养殖、屠宰、营销经验,也是广东省重点和肇庆地区首家经海关备案及香港食环署审核认可的冰鲜禽肉供港企业。

近年随着订单量的不断攀升,该公司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张。目前,企业养殖基地占地100多亩,存栏量约10万只。

此外,该公司还构建起“企业+养殖基地+农户”的联动带农模式,通过与全市多个大型养殖基地共建合作,带动农户散户参与养殖。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机制和养殖的标准,发展周边的农户参与前期养殖工作,50天后按照比市场高10%价格回收,公司负责完成后期40到45天的调养、防疫处理工作。”潘仅巨告诉南方+记者,经过测算,农户养好一只鹅的净利润达到8-10元,这种共建方式不仅解决农户早期饲养草鹅的出路问题,定价回收也大幅提升了养殖户积极性。

近年来,正利农牧公司联农带农近300多户,解决数千农民就业问题。鹅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并初步构建了现代化养殖、集中屠宰、精深加工、饲料生产、仓储冷链、品牌营销、农旅融合、科技研发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公司先后取得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重点农产品出口基地等荣誉。

打造从农场到餐桌“美味闭环”

食在广东,重在新鲜。作为最早开创广东冰鲜家禽供港企业,正利农牧公司于2016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符合出口标准屠宰工业园。

公司设立专有部门为餐饮客户提供半成品研发平台,针对餐饮业后厨人力资源工作繁重盲点提供解决方案,将人力工序前移,在产品起点工序提供专业技术定制,比如去油肺、腌制、半熟内脏全部在工厂完成,并通过创新冷链技术模式,为餐饮业界提供更多产品选择。

南方+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正利除供应初加工的鲜产品外,还会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腌制、调味等处理,制成预调理类预制菜产品,一直在做酒楼、餐饮连锁店后备厨房,专供预调理类产品。

“我们为发展预制菜专门成立了四会正好食品有限公司。”潘仅巨认为经过加工并配上本地优质农副食品后,鹅的市场价值肯定会高于原本的鲜鹅。公司建设生产面积达4000平方米熟食无菌洁净车间,作为禽肉熟食预制菜发展平台,由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团队进行技术支持和食品安全把控,聘请香港资深大厨,三方共同研发禽类熟食制品及预制菜品。

目前,龙江盐擦鹅、脆皮港式烧鹅、黄金卤水鹅、鲍汁鹅掌翼、麻辣鹅红、麻辣鹅杂串、沙姜焗鹅肾等、南北杏党参水鸭汤、麻辣鹅红等产品成功研发并投产,用户只需拆开包装简单加热,就能做出一餐桌的“硬菜”。潘仅巨介绍,公司还将依托熟食预制菜发展平台为更多餐饮企业升级的重要机会,打开更广阔的互联网市场。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叶烨晴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