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大会听取了2025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要点如下: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地区生产总值达 4143 亿元、增长 3.7%,增速居珠三角第四;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
工业投资实现三年总量翻一番;
“工改”全年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1.3万亩、累计超4.6万亩;
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
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实现中山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二、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2%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
三、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一)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加快编制深中经济合作区综合规划,提速建设深中合作创新区;
做好深南中城际前期工作;
与佛山共建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园区;
规划建设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推动与澳门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加快建设中山西站。
(二)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探索中心城区、北部三镇一体化发展;
推动农污治理率达100%;
推动所有涉农村居村级集体年收入超300万元;
实施“芳草行动”,推动百名特聘人才下乡、千名港澳青年入乡、万名大学生返乡;
全年完成30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30个;
动工建设濠江西路、世纪路等项目。
(三)扩内需稳外贸
全年安排359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51亿元;
推动超100个工业项目动工、超100个工业项目投产;
推动山姆会员店等建成开业;
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个;
(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古镇—横栏—小榄”“港口—西区”“黄圃—南头”等跨镇街连片“工改”;
抓好十大主题产业园开发,集中资源打造1-2个示范园区;
支持小榄镇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五)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推动中山科技创新园、香港理工大学中山技术创新研究院投入运营;
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7万人;
每年培育不少于1000名工匠。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实现不少于 500 个事项全城通办;
加大国有资本对战略性产业集群投资力度;
探索建立“田券”指标交易制度。
(七)建设更加美丽中山
完成林分优化8000亩、森林抚育2.4万亩;
镇村绿化种植乔木不少于40万株;
建设碧道20公里;
开启美丽河湖保护建设新征程,大力实施“十大工程”;
劣V类河涌占比降至30%以下。
(八)激发文化传承创新活力
承办好第十五届全运会、残特奥会和第十四届省中学生运动会;
加快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改造提升,完善旅游区管理机制;
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9000套;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采写:南方+记者 雷海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