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湿气重、腰腹肥胖?广东名医教你科学养生、减重→

广东卫生在线 2025-03-19 17:49

明天(3月20日)

我们便迎来了春分

广东繁花尽放,春色宜人

大众应如何顺应节气

调养身心和预防疾病?

3月18日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举办

“岭南时令与健康”主题座谈会

邀请省内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

介绍春季养生、体重管理、疾病防控等科学知识

本期专家们

  分享了哪些健康锦囊?

一起来学习

▼▼▼

01

春季养生应健脾祛湿

中医减肥需辨识体质类型

岭南地区春季湿气重,人体易受“外湿”侵袭,加之脾阳不足易生“内湿”,从而引发疲倦乏力、关节酸沉等不适症状。

“此时养生需以健脾温阳为本、祛湿利水为标。”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艳表示,春季饮食需注意:

  • 减酸增甘,多吃山药、红枣、小米、南瓜等甘味食材以调和脾胃,少吃柠檬、山楂等酸性食物;

  • 清淡为主,烹调多用蒸煮,少用油炸,避免油腻加重脾湿;

  • 健脾祛湿,四神排骨汤、薏米冬瓜盅等既补脾虚又祛湿浊,既利水又不伤阴。

    ► 四神排骨汤

    取茯苓、芡实、莲子、山药各15~30克配排骨,文火慢炖2小时

    ► 薏米冬瓜盅

    冬瓜皮瓤同用,填入薏米、赤小豆、陈皮蒸制

    此外,日常艾灸阴陵泉15分钟,或取艾叶30g、苍术20g、花椒15g煮水泡脚20分钟,也有助于健脾祛湿。

    “中医认为,肥胖与脾虚、痰湿、肝郁、湿热等病理因素相关。”李艳介绍,中医减肥需先辨识体质类型:

  • 痰湿型常见体胖浮肿、舌苔厚腻,可以选用茯苓、薏米健脾祛湿;

  • 气虚型表现为易疲劳、肌肉松软,可以黄芪、党参补气健脾,增强代谢动力;

  • 肝郁型表现为腰腹肥胖,可用柴胡、玫瑰花疏肝理气,配合情绪调节缓解“压力肥”;

  • 湿热型则因面部油腻、便秘口苦,可选用荷叶、决明子清热利湿,通便排毒。

    她还提到,调理经络和练习八段锦也有助于减肥,但中医减肥强调循序渐进,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减重过快易损伤正气。

    02

    吃动两平衡,健康控体重

    春天气温回暖,新陈代谢加快,是科学减重的好时机。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四级调研员,主任医师宋秀玲介绍,控制体重的关键在于减少热量摄入,同时增加消耗

    如何减少热量的摄入?她以一日三餐为例,手把手教大家科学进食:

    ► 早餐采用“黄金三角”模式

    • 优质蛋白,如水煮蛋、无糖牛奶等

    • 复合碳水,如全麦面包、燕麦、小米粥等

    • 膳食纤维,如水煮青菜等

    ► 中晚餐实施“211”餐食法

    2拳头大小蔬菜,如菜心、油麦菜等

    1手掌大小一小拇指厚度蛋白质类食物,如鲈鱼、鸡胸肉、牛肉、猪肉等

  • 1拳头大小的主食,如馒头、米饭、花卷等

  • 她建议,按照“蔬菜→肉类→主食”顺序进餐有利于控制体重,并提醒不要为了减肥而不吃主食,“短期可能会减重,但长期不吃主食易致营养失衡、低血糖,并降低身体代谢率,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反而容易反弹。”

    宋秀玲还表示,春天适当运动既能祛湿提阳气,又能增加消耗控体重:

     1  选择喜欢的运动并坚持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3~5天,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不少于150分钟;搭配每周2次力量训练塑形增肌,每次10~20分钟

     2  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

    晨起简单拉伸,刷牙时进行踮脚尖训练;午饭后散步15~20分钟;晚饭后快走、深蹲、单腿站立15~20分钟。打工族办公久坐时,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通勤提前下车步行,等车间隙踮脚尖、扭腰等。

     3  周末时间趣味化运动

    将运动与休闲娱乐相结合,如登山、徒步、骑行等,或与朋友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球类运动。

    03

    减重药物并非适合所有胖友

    长效减重应干预生活方式

    对于互联网上所谓“减肥神药”的广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宏提醒,这些产品大多成分不明,没有获得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缺乏疗效和安全性保障。

    他表示,大众提到的二甲双胍,虽然能够通过调节代谢改善血糖,但其并未达到减重药物的要求

    “目前,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减重药物只有5种,除了奥利司他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都是GLP-1类的处方药。”陈宏强调,这些处方药必须经过正规的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才能合法合规使用。

    他提醒,每种药都有自己的适应证、禁忌症和副作用,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肥胖人群。例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可能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本身胃肠功能不太好的胖友不宜使用。

    “所有的减重方法包括药物都存在反弹的困境,药物只是辅助工具,干预生活方式才是长效减重的基石。”陈宏表示,管住嘴、迈开腿,才是永恒的减重药方

    04

    春日助眠有妙招

    饮食与生活习惯需调整

    “春分后,日照时间延长,人体生物钟受影响,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陆正齐表示,大家可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两方面入手助眠。

    在饮食方面,他建议多摄入富含色氨酸、镁和维生素B6的食物,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

    牛奶、香蕉等食物富含的色氨酸能促进血清素与褪黑激素合成,褪黑激素恰恰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

    镁是一种能够帮助放松肌肉和神经的矿物质,缺乏镁可能导致失眠,菠菜、南瓜子等食物富含镁元素;

    维生素B6也有助于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三文鱼、金枪鱼等鱼类,鸡肉、猪肉等肉类,以及胡萝卜、土豆等蔬菜

    在生活习惯方面,他建议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及适度运动

  • 保持每天在规律的时间内入睡,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春天可适当调整睡眠时间,建议晚上晚睡半小时,早上早起半小时

  • 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睡前1~1.5小时内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确保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可以使用遮光窗帘、耳塞减少外界干扰。

  • 白天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应避免在睡前2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入睡。

    05

    春季既防流感,也防蚊灭蚊

    在广东,冬春季、夏季都可能发生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师康敏介绍,我省流感流行水平持续下降,预计近期将逐步回落到非流行季的水平。他提醒,流感病毒易变异、传播快,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的集体单位仍存在暴发疫情的风险

    “如果大家出现发热(≥38℃)、咳嗽、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避免带病上班上学,应居家休息,视病情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康敏建议,学校、托幼机构要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保持室内场所通风换气和环境清洁;广大市民要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可佩戴口罩

    春季,还是蚊子孳生的关键时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蚊灭蚊措施,夏季的蚊虫密度将难以控制,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大大增加。

    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康敏表示,科学防蚊灭蚊重在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1  清积水

    清除房前屋后花盆、水桶等闲置容器的积水;清理户外堆放的杂物、废弃的瓶瓶罐罐;养水生植物的市民采用防蚊式容器,每周换水一次并冲洗干净,防止蚊虫孳生。

     2  灭成蚊

    可用电蚊拍重点“巡查”卫生间、厨房下水道附近,重点翻找家中不常移动的物品,杀灭藏匿在各处的成蚊;或使用电蚊香液,但注意避免密闭空间长时间使用。

     3  防叮咬

    家庭安装纱门、纱窗和蚊帐等,减少蚊虫入室叮咬;在户外春游时,要涂抹驱蚊液,穿着长衣长裤,避免在绿化带长时间停留,预防蚊虫叮咬。

    记者 | 刘晓华

    摄影 | 刘明星

    通讯员 | 粤卫信

    编辑 | 伍月汀  责编 | 贺依茜

    审核发布 | 李楠楠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