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徐闻冬松岛大桥(渡改桥)通车仪式在徐闻县和安镇冬松岛举办,结束了冬松岛上居民“靠渡船出行、看潮汐往返”的百年困局,将其拉入发展致富的“快车道”。
徐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小军,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明贤,徐闻县副县长吕怀谋,副县长何华,湛江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麦有,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副总经理汤明以及有关单位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海风轻拂,彩旗飘扬。上午11时许,随着大桥宣布通车,活动现场汽车鸣笛声、鞭炮声、掌声和音乐声同时响起,建设工人们在大桥出岛口手拉大红花线。一辆辆象征着“发展”“开放”的摩托车队和车辆缓缓驶入冬松大桥,好不气派。岛民们欢呼雀跃,身穿村名马甲在车队后步行跟随,岛内人山人海,这是百年来该岛首次驶入车辆。
冬松大桥项目全长2.78公里,桥梁跨越冬松海,其中路基工程长1.4公里,桥梁工程长1.38公里。大桥桥面宽10米,采用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大桥的技术设计标准。
吕怀谋在致辞中表示,冬松岛是徐闻三个不通陆路的海岛之一,一海之隔制约了冬松岛的发展,如今大桥通车将数小时过海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彻底改写冬松岛“靠天等渡”历史,未来将保障村民就医、学生求学、客货运输等,村民不再担心被困孤岛。
据了解,为加快大桥顺利修建通车,在项目建设期间,冬松岛民自发筹集200万元推动1.4公里路基建设,让施工车辆顺利进入场地开工建设。此外在临近通车日期,村民们自发上桥打扫大桥卫生,为通车当日展现了整洁卫生的桥面。
项目建设期间村民们多次自发组织慰问队伍,精心挑选最新鲜的海鱼、海虾、土鸡蛋等食材送到现场,项目一线管理人员与工人将这份心意转化为力量,夜以继日、不畏艰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大桥建设。
项目团队克服地形地质复杂等困难,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把控质量,在桥面铺装以下的结构采用预制成型、现场装配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确保现场装配精度之外,最大限度减少了海上作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使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
项目受潮水影响较大,需每日紧盯潮水位,抢抓施工机遇,克服生态环境、潮汐环境、地质环境的影响,更是成功抵御了超强台风“摩羯”的冲击,实现了大桥建设各项既定节点的如期完成。
汤明表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终成通途。冬松大桥不仅是保利长大在民生工程建设上的里程碑,更是践行“央企担当”,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冬松大桥的建成实现了7000余岛民的百年夙愿,架起了冬松岛直通富裕的“黄金走廊”。从此,居民出岛时间将缩短至10分钟内,特色渔获朝发夕至,海岛风光引客如潮。
徐闻县委、县政府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民生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向海岛延伸,加快各类资源要素导入,为城乡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努力将徐闻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采写:南方+记者 陈欢
通讯员:马明
摄影:陈欢 杨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