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汝湖:青枣种植基地“绿美生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 卢慧 2025-03-22 18:22

走进惠城区汝湖镇村尾村,连片的青枣树苗随风轻摆,新修缮的农渠清水畅流,村民庭院内花香四溢……一幅“绿美生金”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这片青枣种植基地是汝湖镇开展“党建共建经济林”的典型代表,也是惠州市住建局与汝湖镇人大联动发力,推动绿美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

去年以来,通过专项投入、精准施策,村尾村实现了从撂荒地到“致富园”的华丽蜕变,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长效造血”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企地共建添新绿 青枣基地结硕果

去年植树节前夕,惠州市住建局与村尾村结对共建绿美乡村,开展植树添绿活动。汝湖镇充分发挥多方资源,联结党群力量,携手市住建局、热心企业家筹措绿美资金共计13.5万元,先后用于修缮灌溉渠、购买青枣树苗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并组织200余名党员志愿者种植700棵青枣果树。

如今,这批树苗已结出“绿美硕果”,园内连片的青枣树葱郁茂密。“以前这块地荒着没人管,现在青枣挂满枝头,村里还计划把旁边的竹园和枣林连成片,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绿色聚宝盆’。”村民孙永良一边采摘青枣一边笑着说道。

科学管护提效益 青枣满园香四方

为确保青枣种植基地的果实品质,村尾村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管护措施。

树苗栽种初期,市住建局便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到村进行指导,传授剪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确保果树健康生长。在果实生长期,村“两委”干部组织村民对青枣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定期浇水、施有机肥、套袋防虫等,既保证了果实的甜度和水分,又提升了果实的品相。“整个种植过程我们都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管护,特别是在果实成熟前一个月,要严格控制水分和养分,确保青枣糖分积累充足,口感脆甜多汁。”村“两委”干部孙建波说。

如今,基地的青枣以其高甜度、多汁爽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村尾村绿美经济的“金字招牌”。

枣香不怕巷子深 乡村蝶变绘富美

村尾村党支部书记林彩玲介绍,青枣种植基地的管护、套袋和采摘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从‘整治撂荒地’到‘发展绿美经济’,我们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村强民富的双赢。”林彩玲表示,未来村尾村将继续依托青枣种植基地,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让绿美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据统计,这批青枣年产量达3000斤,全部销售一空,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3万元增收,带动周边村民增收2.6万元。村民温贵娣是基地的采摘工之一,她一边将青枣装筐一边笑着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接下来,村尾村将以青枣种植基地为核心,进一步整合竹园、石榴园等资源,打造集采摘体验、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汝湖镇将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推动绿美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张琳

图片:汝湖镇提供

编辑 糜朝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