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在博罗和畲族风情撞个满怀

作者 张国威 2025-03-31 19:29

音乐声响起,身着畲族传统服饰的姑娘缓缓登场,为现场的客人献上彩带和美酒,以此表达对畲族人最热烈的欢迎和祝福。

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在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文化广场举行。对畲族人来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三月三”。

“三月三”,亦称“乌饭节”。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畲族乡亲们身着盛装唱畲歌、跳畲舞、品美食,与到访宾客共品长桌宴,上演“最炫畲族风”。

浓郁畲族色彩

沉浸式体验畲乡文化

本次“三月三”民俗活动共安排12个节目,其中有8个节目具有畲族传统特色元素,来自嶂背耀伟畲族小学的21位学生也参与其中。“竹鼓舞”“彩带情丝”“畲族婚嫁”等畲族传统民俗节目相继登场,嶂背畲族村的村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将畲族的历史、文化和风情一一展现。

演出现场,伴随一阵清脆的鼓声,村民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竹竿,带来节目《竹鼓舞》。随着鼓点不断加速,舞者们步伐迅捷而有力,竹竿间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台下的观众纷纷拍手随节拍共鸣。

除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活动现场还设有农特产品展销、特色美食品尝、文创产品集市等展区。嶂背畲族村的村民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将畲族的非遗文化、传统技艺、手工绝活、特色美食等一一呈现给前来的游客。甜茶、汤圆、酒糟、糍粑、乌米饭引来了不少游客驻足品尝。

“感觉真的很特别,民俗风情是我们平常在城市里看不到的。”从惠城区过来的邓女士拿着相机四处拍摄,打卡留念,“这种沉浸式的民俗体验,特别难忘。”

成立实践基地

让更多人爱上畲族文化

作为畲族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三月三”的筹备工作,早在今年初就已经开始了。春节期间,2025年全国“四季春晚”惠州博罗嶂背村示范点晚会在这里举行,在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的同时,在无形中,也成为此次“三月三”庆典的预演。

与“村晚”不同,这一次,大多数节目都由村民主演。唐佩姿是此次活动的舞蹈导演,为了全方位地展示畲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连日来,嶂背村的干部和村民们同心聚力,加紧排练,“这些节目在保留传统民俗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希望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让更多人爱上畲族文化。”唐佩姿说。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揭牌仪式。今年,嶂背畲族村与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正式签约,作为“岭南畲族民间艺术美育实践基地”“岭南畲族民间艺术实习实训基地”“岭南畲族民间艺术产教融合研学基地”。“成立实践基地之后,会有越来越多人来到村里,感受畲族风情。”嶂背畲族村负责人蓝计香透露,未来,嶂背畲族村还将与更多学校签约,继续将畲族文化推广出去。

据介绍,畲族是我国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曾是广东东部最大的族群。嶂背畲族村是博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人口最为集中的畲语遗留地,成为众多语言学者研究的“标本”。

近年来,嶂背畲族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深入挖掘畲族文化资源,通过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等活动,传承和弘扬畲族文化,进一步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张国威

编辑 糜朝霞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