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属急腹症,重症胰腺炎如“定时炸弹”,危害致命,虽少有人熟知,但严重性不容小觑。胰腺是重要消化与内分泌器官,消化酶异常激活引发“自我消化”时,便会导致重症胰腺炎。它起病急、病情险,患者要忍受剧痛,还可遭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全球病死率达15%-30%,让无数家庭陷入痛苦。患者家属常手足无措,既要承受心理压力,又因缺乏经验在护理时力不从心。为此,本文深入剖析重症胰腺炎日常护理要点,望提供实用指导。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发病机制
胰腺能产生多种消化酶,助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胆结石和酗酒是胰腺炎重要诱因,胆结石可堵塞胆管,使消化酶无法排入小肠;酒精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更多消化酶,还会使胰腺血管收缩致其缺氧。消化酶增多且排出受阻时,会“消化”胰腺,引发炎症反应。身体释放的炎症因子会加重胰腺炎症,还会扩散至全身,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这正是重症胰腺炎的可怕之处。
症状观察
腹痛是重症胰腺炎主要症状,剧痛如刀割,常突然发作,多位于中上腹,有时放射至背部。患者腹痛时常伴恶心、呕吐,体温常升至38℃及以上,若发热不退或体温渐高,可能炎症重或合并感染。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和腹痛,若体温持续升高、脉搏过快、呼吸急促且腹痛加剧、范围扩大,可能病情恶化,应及时通知医生
健康宣传
定期举办的集中讲座,邀请专业医生深入讲解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等基础知识,使家属对疾病有全面认知;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方便家属随时查阅护理要点、饮食禁忌等内容;建立线上交流群,医护人员在群里实时解答家属疑问,分享康复案例。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调整、教导家属如何监测病情、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管路护理等,以提升家属的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饮食计划
(1)急性期:严格禁食禁水,靠静脉输液补充营养、水分和电解质。家属配合医护,监督患者勿擅自吃喝,防病情恶化。(2)恢复期:病情好转,遵医嘱从少量温水起恢复饮食,观察有无不适。无异常则过渡到清淡流食并渐增,可加果蔬汁。消化好时改半流食,少食多餐,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3)稳定期:饮食渐向正常过渡,保持低脂、低糖、高维、适量蛋白,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防复发。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生活护理
保持房间清洁安静,保证患者充足睡眠。烟草有害物质影响胰腺恢复、加重炎症,患者须严格戒烟,家属也勿在其周围吸烟。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适度活动,如床上翻身、坐起,促胃肠蠕动,防肺部感染和血栓,以微微出汗为宜,前期勿疲劳。高龄、皮肤弹性差的患者,家属要防压疮,每2小时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换床单衣物,受压部位用减压垫或气垫床。
心理支持
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病情严重、身体疼痛以及对疾病的恐惧,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理解患者的这些心理变化,明白这是疾病状态下的正常反应,不要对患者的情绪波动产生抱怨或不耐烦。多花时间陪伴患者,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担忧,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在交流过程中,用温和、鼓励的语言安慰患者,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让他们了解到重症胰腺炎虽然严重,但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是可以康复的,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诉他们每一次的治疗进展都是康复的希望。
定期复诊
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复诊一次,之后根据恢复情况可逐渐延长复诊间隔时间,如每2 - 3周复诊一次,3个月后可每月复诊一次。复诊时,携带之前的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方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变化。复诊项目通常包括血液检查、腹部超声或CT检查等,以评估胰腺的恢复情况,查看有无并发症发生。
紧急处理
若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加剧、恶心呕吐频繁等症状,立即让患者停止活动,采取屈膝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同时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120,并简要向急救人员说明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不要给患者进食或饮水,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等严重情况,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常见误区
误区1:认为病情好转后就可以随意饮食,很多患者和家属在患者症状缓解后,便放松了对饮食的控制,过早地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这极易导致胰腺炎复发。实际上,即使病情稳定,也需要长期保持低脂、低糖、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
误区2:忽视休息和运动的平衡,部分患者要么过度休息,长期卧床不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要么过早进行剧烈运动,增加身体负担。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
误区3:不按时服药或随意增减药量,有些患者觉得症状消失了就自行停药,或者认为多吃药病好得快而擅自加大药量,这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其他不良反应,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重症胰腺炎威胁大,让患者痛苦、家属迷茫。本文剖析发病机制,指导症状观察,还涵盖健康宣传、饮食计划、生活与心理护理、复诊安排、紧急处理及误区纠正等内容。望家属践行要点,携手医护,以科学与关爱助患者康复,让家庭重回温馨。
东莞市大朗医院 王金虹
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