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聚焦典型镇“七个一”建设 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派潭靓丽名片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2025-01-09 07:55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这个千年古镇正悄悄地华丽变身,成为游客们的理想旅居目的地,打卡游玩的“世外桃源”。

湛灿辉/摄

  圩镇入口牌坊一夜之间被点亮,岭南文化加之巧妙的园林景观设计,“派潭”镇标成为了发光的“金名片”。精细修缮、活化利用,以盘活闲置资源和延续历史文脉为目标,汽车客运站摇身一变成为了美丽圩镇客厅,成为对外宣传派潭历史文化、展示实施“百千万工程”成效的重要窗口。主街内整外修,整体美颜,派潭市场也彻底改头换面……

  突出内外兼修,抓住乡村振兴塑形这个“牛鼻子”,派潭深谙其道。去年以来,派潭镇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七个一”建设、人居环境全域提升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等工作内容,以“山水有派,人文聚潭”为主题,加力提速统筹推进典型镇建设工作落实落细落地,为派潭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教育南路与派潭大道交汇之处,“派潭”镇标,“杨梅古都”“幸福派潭”等字句跃然墙上,这里便是派潭美丽圩镇的入口。牌坊即是门面,从前以灰白色为主调的镇标虽简约大气,但始终少了一些古镇的特色与灵气。增添了岭南元素,优化了周边的公共空间,沿线的景观绿化也一并升级为具有岭南乡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改造后的圩镇入口牌坊焕然一新,俨然成为了展示派潭文旅的一张特色“金名片”。

  一条美丽圩镇示范主街。增加同色窗套、临街外立面整体粉刷装饰、规整店招高度……改造后的主街风貌协调又保留了派潭的岭南特色,通过“微改造”让圩镇焕发“新气象”。“乡村变美了,生活更好了”成为了百姓们的共同感受。家住在主街一侧的黄阿姨乐呵呵地说道:“改造之后太漂亮了,看到自己家乡变美变好,真是太自豪了。”

  一个美丽圩镇客厅。曾经的“闲置站”到如今的“迎客厅”,精细修缮、活化利用,派潭客运站摇身一变成为了集派潭文化活动举办、特色展示、休闲会客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圩镇客厅。“文化”与“颜值”齐发力是派潭美丽圩镇客厅给人最大的感受。从印象派潭到奋进派潭,从蝶变派潭到美丽派潭再到人文派潭,美丽圩镇客厅在主题分区、融会贯通中扮演着“迎客松”角色,向四方游客讲述着派潭的故事。

  一处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白灰为主,米黄、木色点缀,增加新中式花纹和云纹元素,尽显文化风情,传统风格的房屋外墙与现代美丽圩镇相得益彰,融入派潭镇“π”元素,凸显“山水有派,人文聚潭”的主题。目前超50栋圩镇及农村房屋外立面已实现整体提升。

  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小市场”牵动“大民生”。说起派潭市场曾经的“脏乱差”,家住附近的刘婆婆深有感触:“以前来市场买菜,每次都想赶紧买完离开,还怕被横行的电动车撞到,现在干净多了,交通也好了很多,以后还来这里买菜。”

  招牌字换新了,外墙的青苔植物不见了,商铺店招位置规整了,摊位分区布局更合理了,食品安全测、信息公示电子屏建设更加完善了,昔日“脏兮兮”“乱糟糟”的派潭农贸市场清爽干净、井然有序。

  一条美丽河道。“改造之后,环境好了很多,现在我们都喜欢饭后来河边散散步。”如今的派潭河碧波荡漾,沿岸两侧干净整洁,郁郁葱葱,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以活力涂鸦增添艺术感,翻新增设各类服务设施,派潭儿童公园内景观面貌焕然一新,人行绿道、健身器材、儿童乐园、景观绿化应有尽有,深得周边居民喜爱。

  依靠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小事实事,派潭聚焦“七个一”的“微改造”收获无数点赞,让老百姓更好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有了生动精细的勾画,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更浓,让“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底色更足。

黄智豪/摄

  下一步,派潭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让“水清岸绿景美”成为派潭靓丽名片,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逐步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居目的地,奋力打造典型镇“派潭样板”。

来源:吾乡派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