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集聚科研人才超1.5万人,与2021年相比增长2.5倍。其中,院士从2名增至16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从6人增至22人,港澳人才从69人增至1061人,增长14.3倍。”12月25日,2024年“百名海外博士博士后南粤行”深圳分会场活动在河套深圳园区举办,活动上,河套发展署相关负责人透露了这一数据。
本次活动以“走进大湾区 同行创新路”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名海外博士、博士后齐聚深圳,通过政策宣讲、海归分享、项目路演、人才交流及实地考察等活动,旨在吸引全球青年科技人才来深创新创业。活动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广东省科技合作研究促进中心、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人才优服(广东)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钟海出席活动。
作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河套深圳园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化、高品质的科研生活社区,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目前,园区已建成多个专业园区和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汇聚苹果、星巴克、意法半导体和港华能源等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并落地华大九天、晶泰科技、牛芯半导体、西门子能源创新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和深开鸿等机构主导的高端科研项目,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与此同时,园区持续优化人才与科研体制,不仅推出“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多元评价体系,还在全国率先实施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政企联动制、项目经理制、同行评议制的五大科研管理体制,整合产业界、科研界资源,推动“卡脖子”攻关。今年上半年,园区内“一号通道”便利进出车辆审批权已下放深圳,年内预计可实现50家以上科研机构人员车辆备案高效出入境,深港“半小时科研圈”进一步成形。
“人才是科技型企业最大的本钱。”会上,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蔡权雄,作为在深海外回国人才代表分享了企业落地河套的原因。“不仅仅是人才,企业在河套还能找到涵盖研发机构、上下游供应商、生产销售商的完整产业链。更重要的是,河套不单只是在税务、场地方面为企业提供政策优惠,还身体力行地在政府日常管理、运作中应用前沿科学技术,为企业产品研发带来了很大信心和动力。”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智能微电网、医疗健康等领域的项目推介环节,邀请2位海外专家进行项目路演展示。同时,活动开设人才交流与项目精准对接环节,组织海外博士、博士后与深圳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高校医院、产业园区参会代表交流,探讨来深创业就业合作机会。
撰文:张秉仁
主办方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