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番禺样板”!旧水坑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开工

作者 钟晓宇 2024-12-16 19:24

12月16日 ,番禺区旧水坑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一期)正式开工,标志着番禺区落实广州市“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迈出重要一步,也标志着大龙街在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的进程中跃上新高度。

全市首批试点

 番禺“工改”再提质

近年来,番禺区锚定智造创新城战略定位,全面实施“万亩千亿”攻坚行动,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作为广州市首批9个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之一,此次旧水坑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是番禺区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的一次有益探索。

番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邓展鹏在致辞中表示,番禺区将立足“工改工”方向推动更新改造,进一步破解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困局,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区有关职能部门、大龙街、旧水坑村及项目施工单位要形成合力,以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全时段协作,打造精品工程,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为番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邓展鹏说。

大龙街党工委书记郑卫东寄语旧水坑村以该项目开工建设为契机,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走出工业产业特色村路子,全方位构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空间,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都市工业园蓄势待发

塑造高品质产业空间

旧水坑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从政策指引、方案编制到用地审批、招商引资,均得到市、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据了解,一期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77705.33平方米,新建3栋楼高45米的工业大厦,2栋楼高80米、约19层的配套服务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30290.90平方米,预计2026年12月完成建设。

届时,瞄准智能智造、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计划引入一批都市消费工业、工业邻里、工业互联网设备、中试平台等都市工业,打造优势明显、集聚度高的特色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旧水坑项目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成为番禺区首个取得实施方案批复、成功招商及进入开发建设阶段的试点项目,也是广州市同类项目中首先采用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及运营(EPCO)模式实施建设的项目,由以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为牵头方的联合体进行勘察、设计、施工、运营、招商和推广管理。

全过程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控制,将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升级、改善城市面貌、激发区域活力发挥重要作用。

番禺区城市更新局方面表示,接下来计划将旧水坑的经验做法推广到桥山村、傍江东村等其他试点项目,同步谋划实施更多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为番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空间保障。

党建引领城市更新 

翻开强村富民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旧水坑村一直坚持稳中求进谋发展、变中求稳寻突破,更新改造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掀起兴建工厂、引进外资的热潮,自发推动村庄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番禺当时为数不多的“亿元村”。

如今,该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自主筹措资金实施更新改造,达到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融合发展和价值链向高端跃升、增加就业岗位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效补齐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短板的目的,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

“当年,(旧水坑村)最高的建筑只有7层,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有80米高的大楼拔地而起,这是一代又一代旧水坑人秉持革新改造理念的传承之举。”旧水坑村党委书记陈炯良介绍,在推进一期项目的同时,建筑面积合共90万平方米的二期、三期更新改造计划也有序推进,“我们有信心,将旧水坑建设成为番禺首个村集体收入突破2亿元的村!”

一期项目的开工建设,承载了旧水坑强村富民的热切期盼,很多现场见证开工仪式的村民都盼望着项目早日落地投产。

“以前旧厂房、旧宿舍属于低值(资产),每月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不到70万元,等项目建成投产后,估计这个收入要翻好几番。”村民代表陈炯培说,希望这个项目通过精心规划与建设,促使整个区域的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还有利于提高村民租金收入。

南方+记者 钟晓宇

通讯员 樊芸 谢展鹏 陈国添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